山东两件大汶口文化“国宝”今后禁止出境

记者今天了解到,国家文物局近日发布《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共有94件(组)一级文物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其中,山东博物馆收藏的大汶口文化彩陶八角星纹豆和大汶口文化象牙梳两件“国宝”名列其中。

山东两件文物都属于大汶口文化

查阅国家文物局发布的《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记者发现位列其中的山东省两件一级文物,一件是陶瓷类中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彩陶八角星纹豆”,1974年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另一件是杂项类中1959年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象牙梳”,两件文物都收藏于山东博物馆。记者今天联系了山东博物馆,得到了两件一级文物的情况介绍。1974年在泰安大汶口遗址出土的彩陶八角星纹豆,足径14.5厘米,通高28.4厘米,泥质为红陶,豆的腹和圈足部位涂抹了一层深红色陶衣,斜口沿面绘白色彩地,其上用褐、红等彩色绘出半月形与若干竖线段相间组成的图案,腹部用白彩在深红色陶衣之上绘五个方心八角星状纹样,各八角星之间同样用两列白彩竖线段间隔。

博物馆人员介绍,这件彩陶豆是一件极其宝贵的原始艺术珍品,体现了大汶口文化彩陶艺术的较高水平,在5000年前物质生活很不发达的原始社会不可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用具,应该是先民最畏惧、最崇尚、最重视的祭祀活动中的礼仪用品。

而“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象牙梳”同样具有独特的文物价值,因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社会保存最为完好的梳子之一。牙梳略呈长方形,顶端有四个开口,其下有三个圆孔,共有15个细密的梳齿(不算两边)。梳身用平行的三道条孔组成“S”形或“8”字形的镂空装饰,内填T字形花纹,此装饰图案的具体含义不得而知。这件象牙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件象牙镂孔工艺品,反映了大汶口的雕刻艺术水平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其市场价格无法估量。

入选文物要具有唯一性珍贵性易损性

记者还采访了山东博物馆馆长郭思克,他告诉记者,他是鉴定评选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的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委员,参加了此次评选工作,是杂项组的成员。他说,此次山东这两件文物的入选充分说明了其文物价值。“入选的文物要具有唯一性、珍贵性和易损性这三个特性,缺一不可。入选的文物都是国家一级文物,而且基本都是一级甲等,既珍贵又特别害怕有丁点的损坏,所以才能入选。”

郭思克还介绍了评选的过程。首先由国家文物信息中心的专家提供一份在全国文博系统收藏的文物中初选出的推荐文物名单;然后进行分类,此次分为青铜器、陶瓷、玉器、杂项等四类,最后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分为4个小组进行终评,严格按照有关评选标准才最终确定下这64件文物,可以说件件是珍品中的珍品。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