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工具、材料及其初学者的选择

治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过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刻印的工具、材料品式很多,初学者可选置一些,不必贪多求好。

1.刻刀

篆刻石章一般用平口刀,这是前人经验的总结。初学者可先选一把大小适中,便于把握的篆刻刀,形态如图所示。刀杆的材料长短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关键是要挑好刀锋,刻印时主要用两个角。若刀角大于90度,便会滑刀,而且笔画不易刻准,若刀口小于90度,则会走刀不畅。刀刃角度太小则刀锋锐利刻出的笔画易光滑;角度太大则刀锋迟钝,刻出的笔画易碎涩。

刀的选择还须关注刀锋的材料:一般用白钢、工具钢等。以硬度较高为好。刻久了会钝一些,这是正常的,还可以获得不同锋利程度刻出不同的线条效果。过钝的刀锋可在600目左右的油石上磨出刀锋来。

2.印材

可供刻印的材料很多,自古就有金、银、铜、玉、象牙、水品、竹木、石等等,但以石质材料刻印最为理想。

石章以易于受刀,以细、润、脆为好。坚硬含沙、松紧不匀为劣。全国各地许多地方都有治印的石料,如浙江的青田石、昌化石,福建的寿山石.山东掖县、平度一带的莱石,内蒙古的巴林石,辽宁的辽石以及新疆青海的石质印材。其中.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被称为“四大名石”。

(1)寿山石

寿山石是我国开采历史最悠久、矿藏鼓丰富、品种最多的优质石。矿区处于福建省福州市北部。最名贵的是“田黄石”,以重量计,价格是黄金的数十倍。荔枝冻、芙蓉石、高山冻等都是其中的名品。高档寿山石艳而不俗,通灵沉稳,有儒雅富贵之大气。

(2)青田石

青田石产于浙江青田县南郊的方山,山口一带也有较长的开采历史。“灯光冻”、“封门青”、“玉彩冻”、“兰星”最可珍贵。灯光冻色微黄而纯洁;封门青石质细润而通灵。青田石不坚不燥、脆柔温润,较常见的是呈粉绿色的普通石.透明度不高,价格也不太高,它是很好的练习材料。高档的青田石,清丽和婉、沉静素雅,有隐逸高洁的清刚之气。

(3)昌化石

昌化石产于浙江省昌化县郊的深山中,有红、黄、白、灰、黑等各色。昌化石中以“鸡血石”最为闻名,此品种以色鲜、色多且连成整体或块状为贵。普通昌化石质地温润而腻涩.刻印刀感不如青田、寿山爽快。

(4)巴林石

巴林石产于内蒙古的赤峰地区,故又称‘.内蒙石”、“赤峰石”。开采的历史不长,近十几年流向全国,为人们所接受和喜爱。巴林石的颜色很多,质地有透明、半透明、不透明之分。较前几者,上品的巴林石色泽鲜、透度高,沉稳厚重感略逊。

3.印泥

篆刻用印泥应选用专用的书画用印泥,以西冷印社等专业印泥制作坊生产的为好。不可用一般的办公用印泥和印油。

4.铃印用纸

铃印用纸以表面细腻、光洁、具有吸水性为好。如薄宣纸、专用印谱纸、卷烟纸等。最好是连史纸,尤其是拓边款。

5.笔、墨、砚、刷、镜

起印稿需要使用笔、墨、砚。笔应选用小狼圭((3号左右);墨可以书画墨汁代替;砚可以用小碟子等器皿代替。刷子用于清除石章刻治过程中出现的粉屑,可以用旧牙刷代替:镜子用来观看印稿或印面.使文字反转,起印稿和刻印时都要用到。

6.砂纸和油石

砂纸用于磨平、磨光印面,可备粗细数张,以购买’‘铁砂”、“水砂”400目一1200目的为宜。木砂不宜用。

7.工具书

篆刻工具书主要指印谱和篆刻字典。印谱选择非常重要,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初学时应选用秦汉印谱。秦汉印无论官印、私印均是雍容大度、厚重朴茂。在印文的处理上,既规范又富有变化.气度高雅,且易于人门,打下扎实的根基对以后的发展极有好处。

印谱:

《上海博物馆藏印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

《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文物出版社1982年版。

《二百兰亭斋古铜印存》,西怜印社出版社1983年版。

《十钟山房印举选》,上海书画出版社1985年版。

《汉铜印选》,西伶印社出版社1998年版。

《伏庐藏印》,上海书店1987年版。

篆刻字典用于查适合人印的篆字,可根据某阶段学习重点,从下列书目中挑选1-2本使用。

篆刻字典: 缪篆类:

《汉印分韵合编》,清袁日省等编,上海古籍书店1981年版。

《汉印文字征》,罗福颐编,文物出版社1978年版。

《汉印字典》,孙宝文编,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

小篆、摹印篆类: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中华书局1963年版。

《秦印文字汇编》,许雄志编.河南美术出版社2001年版。

  玺文类:

《古玺文编》,罗福颐主编,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中国玺印类编》,小林斗直编,二玄社1996年版。

《古摘汇编》,徐光镜编,商务印书馆1934年初版,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版。

  综合类:

《金石大字典)}(全四册),汪仁寿编,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75年版。1978年重印版。

《篆刻字典》,中西庚南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玺印文综》,方介堪,上海书店1989年版。

《篆字印汇》(上、下),傅嘉仪,上海书画出版社1999年版。

除上述之外,学习书法首先要为自己创设一个良好的练字环境。一个比较宽敞、干净的场地,有明亮但不刺眼的光线,一张比较大、高度合宜的书桌,一张配套且舒适的凳子,是必要的。此外,书法还需有镇纸和毡垫,篆刻还需要有小台灯以保证足够的光线。若有可能,最好有方便悬挂作品的墙面,有方便临帖的帖架,在近处有书橱或书架。

责任编辑:bd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