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两代登峰造极的间谍特务机构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大臣的监视力度增强,出现了势力较大的职业间谍组织,尤以明朝的锦衣卫、东西厂最为代表性。从封建社会诞生开始,伴随着朝代的更替。始终有两种斗争是不停止的。一是地方与中央的争斗,一是中央与皇帝个人专制斗争。到了明朝,随着朱元璋名正言顺的废掉丞相制度,这两种斗争宣布结束,皇帝个人专制达到顶峰。由于废了丞相制度,大小事务都需要皇帝一人来决断,而皇帝也是人,也有忙不过来的时候,于是,他需要许多双眼睛来看门户。这时,锦衣卫这个机构诞生了。虽然这个名字对我们来言只是历史概念,但明朝的人们提起这个名字可以说是谈虎色变,其程度不亚于现在莫斯科居民看到车臣的妇女们一样。这个机构的成员服装整齐,穿着飞鱼服,佩戴秀春刀。锦衣卫承担着保护皇帝,与皇帝随驾的职责,而且又是他身边的人,于是。渐渐的成为皇帝身边的头目,负责打探情况和惩处大臣。
其主要职责有二,一是侦查大臣们的行动,并随时向皇帝报告。他们还掌握着“廷杖“,负责惩处违反皇帝意志的大臣。而在大臣们眼中这是一群极为可怕的人。洪武年间,如果大臣家有锦衣卫上门,他就会收拾好衣物和家人告别,然后一去不复返。锦衣卫第二个职责就是负责收集军事情报,策反敌军高级军官工作。比如在后来的万历朝鲜之战中,锦衣卫表现得相当活跃,收集了大量日方军情,为战争的胜利作出贡献。
锦衣卫让人闻风丧胆在于他们不受司法机关管辖,意思是可以自己抓捕犯人,并审判判刑,如有反抗就”格杀勿论”,其权利在大理寺和刑部之上。在逮捕犯人之前,锦衣卫指挥会发给所谓“驾帖”,大家如果对《新龙门客栈》还有印象的话,就会知道,驾帖不是身份证,而是逮捕证。此外锦衣卫还有自己的监狱,称为诏狱。此狱名气之大,胜过刑部天牢。打个比方,如果把你关进刑部可能还有救,但是一进入诏狱,等待你的只有死亡的命运了。但是,能够关进去的人也绝非等闲之辈,大部分都涉及敏感的政治问题。
锦衣卫昼伏夜出,四处打听,以不怕杀错就怕杀漏的精神找出许多所谓同党,并一一处决。典型例子就是胡惟庸案和蓝玉案,这两件案子前前后后牵涉的人命分别超出一万多条,能杀的都杀了,家族之内,邻里乡亲都逃不过命运。这两件案子在当时大大提高了锦衣卫名声。
到了后来,这一机构的创始者朱元璋深刻认识到特务政治的危害,国家法律约束性和权威性将荡然无存,于是在洪武二十六年,他命人撤销锦衣卫机构。
但是很多事情开了头就难以结尾。这就是专制制度的不可避免性。到了明成祖时期,为了清除建文帝余党和体察民情,一方面恢复和加强锦衣卫,一方面于永乐十八年设立东缉事厂,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东厂,由宦官担任,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从而开明朝宦官干政之端。后来明宪宗时期又设立西厂,至此,东西二厂与锦衣卫合称厂卫,成为明朝的特务机构。但这个时候的特务是个公开的秘密,并不像近现代从事地下工作。
明成祖设立东厂,从其职能,担任的对象以及从属关系来看,其实他的设立还是用来限制锦衣卫行动的。但是锦衣卫在斗争中并没有成为官僚们攻击对象,这是由于锦衣卫是官僚机构中的正式机构,有正式编制。锦衣卫统领一般由功臣国戚担任,锦衣卫的军官一般也是武将之后或是国戚担任,而且,它也作为一种赏赐手段,所以这种情况下自然没有成为朝廷官员的打击对象。相反,宦官争权一向都被儒士官员唾弃、打击,东厂自然成了朝廷的打击对象。
总的来说,锦衣卫和东西两厂的主要职能基本相同,但根据各系情况又有所区别。他们的基本职能是监视文武百官动向,打击政治上的反对派;监视、镇压百姓中反抗朝廷的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