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宾楼为何能称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55年,应周恩来总理之邀入京。是久负盛名的清真风味饭庄。被美食家、穆斯林和社会各界誉为"京城清真餐饮第一楼”。

鸿宾楼饭庄几经搬迁于一九九八年底自古老的西长安街喜迁新址至北京西城区展览馆路11号。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全楼分三层,可同时接纳680人用餐。门前有宽敞的停车场,餐厅环境幽雅,明堂亮灶。

鸿宾楼饭庄的菜肴有数百种之多,烹调方法以扒、独、溜、烩、焖、炖、爆最为见长,菜肴质地纯正、讲究营养,外形美观。特点:酥、软、脆、嫩,其"鸡茸鱼翅”、"砂锅鱼翅”、"芫爆散丹”、"砂锅羊头”、"白蹦鱼丁”、"两吃大虾”、"红烧蹄筋”、"红烧牛尾”、"玉米全烩”等菜肴贵为上品。北京风味的涮羊肉,清真挂炉烤鸭和燕翅席、全羊菜等脍炙人口,河鲜海味、独树一帜。鸿宾楼饭庄的清真汤圆和清真月饼,更丰富了节日市场。

鸿宾楼饭庄作为"中华老字号”曾多次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彭德怀、李先念、万里、田纪云、班禅大师、荣毅仁、王光英、铁木尔等国家领导人及英国首相希思、伊朗总统哈梅内伊、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国王及王后、印尼总统瓦希德等外国首脑曾多次光临。

大文豪郭沫若先生于一九六三年为鸿宾楼饭庄题写匾名,并赋藏头诗:"鸿雁来时风送暖,宾朋满座劝加餐,楼头赤帜红於火,好汉从来不畏难”,盛赞鸿宾楼好。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