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祥"曾独领京城绸缎行业 "前七祥"只余"二祥"

京城中有一句顺口溜:“同仁堂,八大祥,不胡吹,不乱逛。”说的便是如今的同仁堂药店和“八大祥”绸布店。老乐家创建的同仁堂,可谓是悬壶济世,就此一家别无分号,算是京城里数一数二的家族企业,一直红火到今天。而这“八大祥”中的七“祥”,据记载也是山东孟姓家族的产业,在京城的绸缎业中更是风靡一时。

瑞蚨祥、瑞生祥、瑞增祥、瑞林祥、益和祥、广盛祥、谦祥益、祥义号并称为“京城八大祥”。这其中的前七“祥”,则都是由山东省济南府章邱县旧军镇孟姓家族在前门地区经营的绸缎庄。其中,位于前门西月墙的瑞林祥和东月墙的谦祥益以及打磨厂路南的瑞生祥,都始建于同治年间,以经营丝绸锦缎和粗细洋土布为主。

随着生意越发兴隆,资本也越来越雄厚。光绪初年,借着瑞林祥、谦祥益、瑞生祥的好口碑,分别在珠宝市、鲜鱼口和打磨厂西衍生开设了益和祥、瑞林祥东记和瑞生祥和瑞增祥三家分号。之后,光绪十九年,孟家又在大栅栏开设了第七家绸布店――瑞蚨祥,就此7家店铺的开启也开创了中国早期品牌“连锁”经营的模式。

但好景不长,1900年“庚子事变”的发生使大栅栏一条街顿时成为一片灰烬。之后孟家以不足两万金的价格恢复重建了瑞蚨祥。光绪末年(1911年),瑞蚨祥的生意日渐兴隆,在大栅栏大街连着开了五个分店,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绸布店。虽然瑞蚨祥的经营红火,但是自家的“兄弟”瑞林祥东记已几近破产,民国时已非孟氏所有的瑞林祥也由于生存不善以倒闭而终;瑞生祥和瑞增祥也先后于1935年12月倒闭。

由此,现存“七祥”中只剩下瑞蚨祥和谦祥益两家店铺。

除了上述绸缎店外,能与“七祥”相提并论的就要数创始于光绪二十二年的“祥义号绸缎店”。“祥义号”是由杭州著名丝绸商贾冯保义与慈禧太后手下的太监总管“小德张”共同创办。慈禧太后的寿服、大臣们的朝服都是由此而做,继而吸引了京城众多的达官显贵。但是当时的晚清政府财政紧张,在为内宫制衣过程中,慈禧将宫内的绸缎贡品折合银两当做加工宫服的费用。就这样用民营资本经营皇家丝绸,打造高端产品的模式就成了“祥义号”的招牌,这样的形式不仅加强了“祥义号”的核心竞争力,也丰富了民间丝绸市场。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