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了解老北京从认识胡同文化开始
大栅栏步行街 古老的北京城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一为皇家建筑群,如皇宫、官府、园林及有关寺庙等;二为大片大片的民居四合院及纵横交错的胡同。古今胡同知多少?
随着旧城改造步伐的加快,一些破旧的胡同四合院已被拆除。为了有效保护古都城的传统风貌,北京市政府已在东城、西城、崇文、宣武等区中,共计划定了25片胡同文化保护区,决心将一批典型的胡同与古典的四合院重点保护起来。
北京胡同起源于13世纪的元大都。据史料记载:明末有胡同600多条,清时有978条,到20世纪中叶,北京城区叫“胡同”的小巷有1330条。老北京流行一句话:有名胡同3600,无名胡同赛牛毛。为了解胡同数量,2001年1月,北京日报记者找到地图出版社和地名办公室,但均无权威性答案。最后从负责全市公用电话、管理部门所注册的公用电话地址中筛选,才知现存有名称的胡同共计459条。
胡同文化讲究一个理念
北京胡同文化源远流长、含义深远。“胡同”一词,据考证来自蒙古语,意指有“水井”的地方为民众的聚居之地,故古代有“方井”、‘’市井‘’的称谓。
北京的胡同起自元代,在元杂剧{沙门岛张生煮海}等作品中,就有“胡同”一词的出现。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率兵南下,烧毁了位于今广安门外一带的金中都城后,其孙子忽必烈住于金中都城东北郊风光优美的“大宁离宫”,即今北海琼华岛。据《元史》本传载:忽必烈重用河北邢台的汉人大才子,天文、地理、经学、律历与三式六壬等法术无一不精通的刘秉忠,命他主持设计兴建元大都。刘秉忠为了体现“皇权至上”与贵统万民的理念,他根据{易经}阴阳五行,八卦四象与奇门盾甲的风水学识,同时遵照《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王之都应是一个方形大城,四面各设三门,城内名字应按八卦起名。而且大城内的中央部位为皇宫,皇宫外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皇城之制,:因此刘秉忠以北海为中心大建元大都,即大内皇宫及内外城,而以坐北朝南的中轴布局与左右对称之制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建设,从而造就了大街多南北走向,而街巷胡同则穿行于东西。同时并以“坊”为单位,统建有50个居民区,坊与坊之间用宽度不一的胡同隔开。这种胡同既是交通通道,又是“坊”之间的防火隔离带,因而又有“火疃、火巷、火弄”等称呼。由于刘秉忠兴建的元大都宛如阴阳八卦图,十分严谨雄伟。加之刘秉忠的学生郭守敬科学地治理了京城水系,更使元大都充满东方文明的无穷魅力,气象万千,深为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所赞扬。
据有关史料统计元大都有胡同 400多条。明灭元后,在元大都基础上重建京城,分为36坊,拥有胡同1170条。清灭明后沿用旧城,改名京师,内外城共有胡同2077条。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至今有新老胡同6000多条。
胡同不但是街、巷、道、里的通称,尤其与京剧,京腔一样,都有浓郁的“京味”文化特色,拥有极为丰富的人文内涵,是北京历史、民俗风情、趣闻典故的发祥地与聚宝盆。北京胡同游正方兴未艾,吸引无数中外游客前往探幽觅趣。游胡同不但可一睹老北京的风采,参观传统民居四合院,名人故居等,同时还可访问市民家庭,聆听民间传说,深入了解古今北京人的市井生活。这种文化旅游已成新时尚,受到中外游客的广泛欢迎。
道、路、街、巷是自古以来的四种专用名称。北京胡同这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其分布密集、数量众多、名称复杂、含义深远。有的一地多名,一名多地,新老名称、俗名、虚名常而兼用。随着城市的发展,地名变化也极大。但古今胡同名称溯源约有如下文化背景原因可寻以著名建筑物或历史遗址而命名例如建国门内大街的贡院头条、二条等胡同,就是以明清时期的科举考场—“贡院”命名的。安定门内的国子监街、交道口地区的前、后圆恩寺胡同、北兵马司胡同等,也属此类型。此外东单、。西单,以“单”数牌楼命名;东四、西四,则以十字路上的四座牌楼数字而命名的。
以名人故里命名如文(天祥)丞相胡同、三不老 (三保太监郑和)胡同、赵登禹路、佟麟阁路、石驸马胡同及史家、方家、蔡家等胡同,均是以名人故居命名的。
以商业场所命名如东城区的灯市口、钱粮胡同、干面胡同、果子巷等。崇文区的花市,磁器口,鲜鱼口等。宣武区的菜市口,牛街、骡马市等。
以景物命名如什刹海银锭桥胡同、金台里、金鱼池、龙须沟、柳荫街、石碑、铁狮子等胡同,均属此类。
胡同建筑其实是一种艺术
王府建筑据{大清会典}载:宗室王公的封爵等级为十二级,即亲王、郡王、贝勒、贝子、镇王公、辅国公等。北京现存较好的清代亲王、郡王的府邸仍有20几处,已成为珍贵的文物古迹。如前海西街的恭王府、后海北岸的的醇王府,张自忠路的和敬公主府、安定门内方家胡同的循郡王府;朝内大街的孚王府等。
王府建筑均坐北朝南,府第门为五间三启门或三间一启门两种规制的朱漆广亮大门,门前设有大石狮一对。门楼变大,门头及戗檐用精美的砖雕图案装饰。文官雕饰大象、多宝阁或梅、兰、竹、松等图案。武官雕饰海马、狮子等图案。大门两侧设有一对抱鼓石,门前台阶为七或九级,以示主人品位。台阶旁放置有一对上下马石。在门楼右侧的倒座房墙上装有三四个大铁环,称为拴马桩,为拴马之用。王府大门开设于中轴线南端,门两旁种有槐树,过去有“宅子老不老,要看槐树的大小”。门对面设有用简瓦及砖石建成的影壁(照壁),建筑设施甚为讲究,以显示门庭旺族气派。
老北京四合院—北方著名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是中国北方最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居民建筑。其有大、中、小型四合院之分,一般均按“坐北朝南”与“前堂后寝”的宗法礼教制度要求设计兴建的。正规的四合院都是坐北朝南, 由北房、东西厢房及南房四面围合而成,各房之间用卡子墙连接,形成封闭式院落。大门开设在宅院东南角的“巽”位上。
小型四合院 只有一重院落,三面或四面建房,结构简单、小巧。院内北房(正房)三间,为一明两暗式,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各两间或三间,供子女居住。南房又叫“倒坐房”,一般作为会客室等。庭院中铺有十字型小甬路,连接东西南北各房。
中型四合院 由小型四合院发展而来,多为二三进院落。进了街门左拐,便是以倒坐房为主的外院。外院北侧的花墙中设有重花门或月洞门通往中院。正房后又增建有后院及罩房,建筑规模得到扩大。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