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式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式廓 (1911年—1973年) 字子容。山东掖县(今莱州市)人。

当代革命现实主义画家和人民美术教育家。1930年入济南爱美高中艺师科学习西画,并关心革命。“九一八”事变后,担任爱美中学南下请愿团二大队队长,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

人物生平

1932年秋入私立北平京华美术学院,1933年又到国立杭州艺专,学习西画兼学油画、水彩画,并经常观摩大师作画,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一九三五年在上海美专毕业后,1936年考入到日本东京美。这期间,他经常参加中共海外支部领导的“文化座谈会”,学习政治经济学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九三七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画了大量巨幅抗日宣传画,像《总动员》、《保卫家乡》、《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敌》、《再上前线》、《台儿庄大捷》等等。一九三八年八月到延安,在鲁艺学院美术系任教员兼研究员,并于一九四二年九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大生产运动中获得劳动模范称号。在延安的八年,他主要从事美 术教育工作,同时,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的美术作品。其代表作有木刻《开荒》,油画《自卫军宣誓》《平型关战斗》,漫画《希特勒的战车》,素描《安塞县女县长》,黑白版画《二流子转变》(1943年作品)等, 标志着他绘画艺术的成熟。1947年,调到晋冀鲁豫边区北方大学任教授兼研究员。次年,又调华北大学任教授、研究员。后随军进驻北平。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研究部主任、中央美院委员会委员、中国美协常务理事等职。

1973年4月,他接受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油画《血衣》的创作任务,到河南安阳、巩县等地搜集素材。在二十几天中,每天带病工作十三四个小时,5月22日下午,在画一老一少农民的头像时,因劳累过度手握画笔倒在油画架旁。当地党政领导立即投入抢救工作。经过18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无效,王式廓教授不幸与世长辞,

代表作品:《参军》、《井冈山会师》、《血衣》、《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