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尹达(1906年-1983年),原名刘燿,字照林,又名虚谷,河南滑县人。

考古学家。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参加殷墟、浚县辛村和日照两城镇的发掘。在考古发掘、史学研究和学术组织工作中,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考古学研究的第一人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生平简介: 毕业于河南大学。曾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参加殷墟、浚县辛村和日照两城镇的发掘。

1932年,尹达从河南大学毕业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1937年底赴延安参加革命,1938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陕北公学任教,后在马列学院研究部等处工作。新中国成立初期,曾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部副部长和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后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兼任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从1955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会常务委员。曾任《历史研究》主编。参与主持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建馆工作,具体组织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一书的编写工作。

尹达1931年即开始参加安阳小屯和后冈遗址的考古发掘,后又参加安阳侯家庄南地遗址和侯家庄商王陵区、浚县辛村卫国墓地和大赉店遗址以及日照两城镇遗址等项重要的考古发掘。他第一次详细论证了安特生在中国新石器时代分期问题上的不正确观点。延安工作期间撰写的《中国原始社会》一书,是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进行中国原始社会研究的有益尝试。后将该书的一部分修订为《中国新石器时代》,于1955年出版;1979年再版时,改名为《新石器时代》。

主要成就:  尹达是老一辈考古学家中,对中国考古学的早期发展,做过重要贡献的学者。1931~1937年,他活跃在田野考古第一线,参加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的安阳殷墟等项重要发掘。1954~1963年他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领导职务,对于把握考古研究的正确发展方向,起了重要的作用。数十年来,尹达特别是在中国史前考古学的奠定基础方面,有其可贵的业绩。一中国考古学开始走上科学轨道的年代,首要任务是正确判别主要考古学文化的年代序列。尹达正是这个时刻,在李济和梁思永的领导下,坚持多年的田野发掘,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

193l~1934年,他参加梁思永主持进行和自行负责的后冈遗址发掘工作。这项中国考古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确定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商殷文化的相对年代,使中国史前时期考古研究的水平大大地提高—步。后来,他在浚县大赍店遗址的发掘和安阳同乐寨遗址的调查中,也曾发现龙山文化叠压仰韶文化的地层关系,进一步证实中原地区两种原始文化的年代序列。这些在今天,早已成为中国考古学上的普通常识,当时却是中国考古学界的头等大事,是中国史前考古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个人著作: 发表多篇论文《高中中等生学习问题调查分析》、《高三中等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爱,还需要理由吗》、《阅读教学中学生自学模式探索》《课外阅读教学的优效引导》、《高考考前焦虑与辅导策略研究》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