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市场繁荣是虚是实?

从盛到衰,从衰到兴起

北京的古玩市场历史相对悠久, 在旧北京乃至民国时期的北京城时代,主要是以琉璃厂、海王村、大栅栏、天桥、隆福寺等地区最具有代表性。在当时并不存在官方行业协会之类的组织, 而是民间自发充当了这一角色, 发挥着行业协会的组织作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朝。1909年,北京成立了古玩行商会,1931 年古玩行商会改名为古玩业同业公会。但是到了1949年之后, 随着公有化的进程, 私营经济逐渐消失, 加上文物相关法律法规的确立, 北京的古玩市场逐渐萎缩, 取而代之的是国营的文物商店, 即现在的文物公司。而相对于传统的古玩店铺来讲, 文物公司在出售可供流通的文物艺术品之后, 其主要功能在于为国家收购文物。1980年之后,随着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人们在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同时也开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愉悦,“ 盛世收藏” 就成了这一时代的主旋律。民间古玩收藏事业开始复苏, 新颁布的文物法也肯定了民间流通文物的合法性, 一时间北京的文物市场逐渐兴盛起来。截止到目前, 除了潘家园、琉璃厂等地, 北京各类古玩市场共有25个,而在北京文物局注册在案的可以经营文物的古玩公司、古玩店、古玩城则有64 家。

市场规模急剧扩大,繁荣?

把时间往前推10到15年左右, 北京的古玩市场虽然处于复苏阶段,但还远没有现在这般火热, 在那个时候, 从事古玩行业的人更多关心的会是生存, 而不是竞争, 但如今北京的古玩市场已经是各路诸侯割据一方, 相互对峙烽烟四起了。而起到对竞争推波助澜作用的无疑是拍卖二级市场的繁荣。不说全国,仅北京地区的艺术品拍卖行就有数百家, 年拍卖总额从最初数百万到了当下的几十亿, 百万、千万级别的拍品屡屡现身拍场,人们对于如此高额的投资回报自然趋之若鹜, 北京乃至全国的古玩市场就在这举槌落槌的一瞬间爆发了。最具有典型意义的自然是北京古玩城和潘家园, 以及07年成立的天雅古玩城的崛起。要说古玩旧货交易市场, 北京潘家园无疑是最为瞩目的市场之一, 可以说古玩旧货集市的魅力在潘家园得到了最为淋漓尽致的体现。当然, 这里自出现时候起就充斥着各种假货仿品, 不少人也在做着“ 大忽悠” 的营生, 将假货当成真货去卖, 但仍然不乏全国各地的人冲着潘家园淘宝而来。正是在人们这种捡漏或者一夜暴富心态的驱使之下, 潘家园虽然充斥假货却依然保持着火爆的场面和旺盛的人气,这些在其他地方是不曾见到的。仅在2006年下半年, 就涌现多个较大规模的古玩市场, 东方博古古玩城, 程田古玩城、报国寺收藏市场、潘家园旧货市场、北京古玩城、07年成立的天雅古玩城等等, 北京最少以拥有了10个以上规模较大的古玩城, 这些新古玩城的涌现, 吸引了大批商户入驻, 据说2012年底到2013年期间, 市场中还会出现5到6座古玩城, 一时间各个经营古玩店的人,所讨论的内容也从“ 生存” 变成了“ 竞争”。

僧多粥少,虚的繁荣?

虽然这三十年来,古玩市场的规模急剧扩大,特别是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北京,凡是在地方上有所成绩的古玩从业者都会想将分店开在北京,这看起来似乎是一片大好的情况,但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此持乐观态度。天雅古玩城的副总杨实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当下古玩市场和买家的问题所在。他认为在现在的市场中95%以上的人手中的宝贝有95%以上的是赝品, 这种近乎百分之百的赝品率让小编看得头皮发麻, 这种结果他认为是市场急剧扩大下的竞争所带来的后果。“ 因为市场规模急剧扩大,各大古玩城因为自身条件的问题在对商户把关上难免松紧有些不一。经济不好,有些店铺经营不下去,那我们就稍微松一点,松一点可能古玩店经营就差一点。但是我们要保持市场这么一个状态,成本要回收,因为要养300人的工作人员。我们不敢保证家家商户都是真品,家家都那么好,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是做不到的。”杨实在说起赝品问题时格外的坦诚,“ 在商户进来之后, 我们还是会采取一定的行政手段来把握商户的质量。我们只要一接到买家的投诉,就会严肃处理, 这也是我们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只要接到买家的投诉,我们就验证你所出售的古玩是否为假货, 一旦为假货我们就取消商户的入驻资格, 以这样的方法来维持古玩城的真品率。”虽然尽力来把握古玩的真品率, 但在这靠眼吃饭的行当中难免有走眼的时候, 加上近几年艺术品市场的风生水起, 最近又要连续新开5到6座古玩城, 势必会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 现在的情况是又新开了这么多座古玩城,为了生存,肯定会招满入驻的商家。但问题是有这么多古玩么? 急剧扩大的规模必然会带来不良的竞争手段, 泥沙全都混进来,等于又给了造假卖假的土壤。” 杨实说。但市场也会自发的进行大浪淘沙, 对此杨实举了一个现实的例子。早些时候· 在潘家园边上有一个古玩城, 装修极其豪华, 光装修就花了1000万。杨实去了之后就断言只能经营一年, 因为其招的商户全部都是“ 国宝帮”, 结果仅仅8个月后就宣告破产, 比料想的时间还要短。目前市场里,杨实认为古玩城中面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诚信经营的,他们认识到这个问题会慢慢提高商铺的品质。而且老古玩行业有一个传统,就是只有信誉度高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第二个是想经营好的, 但是眼力不够, 真假参半。还有一种就是知假贩假了。

粗糙 发展过快的后果

在北京古玩城开店的台湾古董商龙惠农算是最早来北京开拓古玩市场的台商之一了, 他对于这几年来北京市场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理解。“ 北京的古玩商发展其实我个人认为比较粗糙, 举个例子, 一开始用的电话像便当盒一样, 打的时候要拉开天线,然后 再进步到香港的大哥大,像砖头一样的, 再进步到程控电话,再进步到诺基亚、摩托罗拉再进步到苹果, 有五个阶段, 内地的古玩市场不是, 是一口气进步到摩托罗拉和苹果的水平, 失去了中间的过程, 也就是说他的发展太过于迅速。古玩艺术品需要一些感性的角度,需要一些沉淀和积累才能够知道真正的方向, 过快的发展速度并不是一件好事。” 龙惠农说。除此之外,“ 扎堆” 是龙惠农发现的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内地的古玩商会疯狂的扎堆, 什么好卖去买什么,这在他看来是相当不可思议的。“ 例如以前疯狂追犀牛角, 全古玩城只有犀牛角好卖,后来象牙好卖,除了象牙都卖不动,之后是翡翠,除了翡翠其他都不灵。有人说这个事炒作,我不这么觉得,这个市场太大了,确实是由一些财团或机构买犀牛角会买很多,也有不少人是把它作为商品而不是艺术品,这才是古玩市场面临的最大问题。”龙惠农指出了市场的问题,但同时也认为北京的古玩市场正在朝成熟的阶段去发展,“ 优秀的古玩店我相信中国正在形成, 因为这是一个趋势, 相对的古玩商势必会回到原来的角落, 成长会继续成长, 这是必然的, 就像一百个人玩儿艺术品真正获利的开心的可能只有15到20个人, 其它的5 0 到60个人我相信都是幻影, 剩下20到30个人上上下下浮浮沉沉, 这个市场也一直在优胜劣汰, 不是什么人都能来做古玩的。”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