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云雪皆是佳礼

古人送礼看重想象力与浪漫情怀

古人文明之道

中国自古讲究有礼有节。几千年来,中国人受周公之礼、孔孟之道的影响,一向崇尚礼尚往来。

送礼不是一件随随便便的事。与今人送礼讲究豪华气派、讲究值钱或者升值潜力不同,古人送礼,其创意大胆得出乎现代人意料,想象力和浪漫的情怀都是送礼所必需的。

回纥使臣千里送鹅毛

我们常常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意思是送人礼物心意到了就行,不必在乎礼物的贵贱。可是,为什么有这一说呢,千里迢迢送鹅毛又是何意?这句话来源于一个传说。

唐朝贞观年间,一个叫缅伯高的西域回纥国使臣,背了只天鹅去长安进贡。路上鹅毛弄脏了,他就在沔阳湖边打开笼子,让天鹅下湖洗洗羽毛,不料天鹅展翅飞去,缅伯高遂倒在湖边大哭一场,后来急中生智,捡了根羽毛用洁白的绸子包好去长安进贡,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从此传为佳话。

黄山之云海收入礼盒

礼物的独特性也是人们所追求的。以下两则送礼轶闻,用今日的眼光来看,可谓大师级的创意,就跟商家贩售新鲜空气一样。

明朝张岱的《西湖梦寻》:“五云山去城南二十里,宋时每腊前必奉雪表进。”这是拿山上的雪送官。清代戴延年的《秋灯丛话》:“天都黄山之云海,相传为第一奇观。山中人往往以盒收之,纸固其口,作土物馈送。”这是拿空中的云作礼物。试问:还有什么礼物比雪和云雅致?文人笔记未必确有其事,但也体现了人们对礼物的想象。

孔子点腊肉为见面礼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孔子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可翻译成:只要自愿拿着腊肉为礼来见我的人,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后人认为腊肉是向孔子学习的学费和见面礼,并戏说古代没有冰箱,腊肉一方面不易腐坏,一方面也便于孔子周游列国时作为干粮随身携带。孔子还留下一句话,可以看成是送礼需秉持的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孙膑送寿桃为母贺寿

相传孙膑18岁离开家乡到千里之外的云蒙山拜鬼谷子为师学习兵法。一去十二年,既没回家,也没给家写封信。有一年的五月初五,孙膑猛然想到:“今天是老母八十岁生日,乌鸦十八日反哺母娘,羊羔吃奶跪乳,禽兽还知恩达礼,我却有十二年没报母亲的养育之恩。”于是向师傅请假回家看望母亲。鬼谷子摘下一个桃送给孙膑说:“这桃我是不轻易送人的,你在外学艺未能报效母恩,我送给你一个带回去给令堂上寿。”孙膑谢别师傅就急上路了。

这天,孙膑的家里,正大摆酒宴为老母亲庆寿。孙膑回来了,他从怀里捧出师傅送的桃送给母亲说:“今日告假回来,师傅送我一个桃孝敬母亲”。老母亲接过桃吃了一口说:“这桃比冰糖蜂蜜还甜”。桃还没吃完,母亲的容颜就变了,以前雪白的头发变成了如墨的青丝,昏老的双眼变得明亮了,掉了的牙又长了出来,脸上的皱纹也不见了,走路也不用拐杖了。全家人都非常高兴。

人们听说孙膑的母亲吃了桃变年轻了,也想让自己的父母长寿健康,便都效仿孙膑,在父母生日的时候送鲜桃祝寿。但是鲜桃的季节性强,于是人们在没有鲜桃的季节时,用面粉做成寿桃给父母拜寿。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