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春节民俗:看古人春节如何送礼

祝福、庆贺类礼物:

春卷、帽花、鹿肉、“福”字等

据三国时的记载,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户户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制作“五辛盘”,互相馈赠亲友、同事食用,一来发五脏之气,二来欢迎新春到来,万物复苏。“五辛盘”后来逐渐演化为春卷。

宋代,大年初一,亲王、百官进宫向皇帝拜年,皇帝赏赐每人一朵由绢纱丝帛制作的帽花,众人戴于帽上,回家后还要戴着举办家宴。

清朝,春节前皇帝会赏赐大臣一块鹿肉,上写“福”、“寿”二字,谐音“福禄寿”;还会赏赐御笔亲书的“福”字,当然,这些“福”字除极少数外,绝大多数都由近臣代写。

实用类礼物:

荷包、对联、酒肉菜肴、黄历等

送黄历的习俗古已有之,因为黄历是大家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指导手册。

宋代,一进腊月,路上便可见挑担者送酒肉,称为“送年盘”,不计数量多少,价格高低,主要在于祝贺新春之意。

清朝过年送荷包,因为当时荷包是必需品,类似现在的手提包,用来放散碎银钱、熏香、零食等。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