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蛇与撒旦
犹太:蛇与撒旦
蛇在世界许多民族中扮演着亦正亦邪的角色,蛇令人想到死亡的恐惧,但蛇本身幽灵般诡异神秘的气息引发人丰富的联想。而蛇一次又一次地脱壳新生也唤起人向往返老还童和青春永驻的奥秘。人类对蛇既心存恐惧、又充满着迷与敬畏。这种对蛇产生爱恨交杂的情绪存在于古今许多民族当中,它是一种跨文化的普遍现象。
蛇之恶源自《圣经》:“在神所造的一切活物中,蛇是最狡猾的。”在《圣经》中,蛇是恶魔撒旦的化身,是人类苦难和罪恶的肇因,蛇的谎言让人类失去了伊甸园,并永生不能返回。
蛇与亚当、夏娃
在神所造的一切活物中,蛇是最狡猾的。它引诱女人说:“神真的说,不准你们吃园中所有树上的果子吗?” 女人回答说:“园里的果子我们都可以吃!只是园子中间那棵树的果子,神叫我们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我们死。”“你们一定不死的!”蛇对女人说,“因为神知道你们吃了这果子后,眼睛就会明亮,也像他一样能分辨善恶了!”女人有点动心了。她看见那树上的果子悦目可爱,不但能作食物,还会给你智慧,就摘下吃了;又拿给丈夫,他也吃了。” ──《创世记》第3章1--7节
吃了善恶果后,亚当和夏娃的眼立即开了,他们发觉自己赤身露体,感到很羞耻,就用无花果树叶,编了个裙子围身。
上帝知道了这件事后,非常恼怒。他把亚当和夏娃驱逐出伊甸园。因为蛇的引诱,人类犯下创世之初第一桩原罪,从伊甸园落入尘世。自此男子饱经劳作之苦,女子饱受分娩之痛,人类的生命在经历生老病死之后终要归于尘土。蛇,从那时起便被上帝诅咒,“因你做了这事,你在一切畜牲和野兽中,是可咒骂的;你要用肚子爬行,毕生日日吃土。我要把仇恨放在你和女人,你的后裔和她的后裔之间,她的后裔要踏碎你的头颅,你要伤害他的脚跟。”
蛇与撒旦
在《圣经·马太福音》中,上帝指责那邪恶之人:“毒蛇的种类!你们既是恶人,怎能说出好话来呢?”“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啊!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所以《圣经》对于蛇的态度明确而坚决,认定蛇是罪恶的源泉,是欲望的始祖,是阴险毒辣邪恶的代名词,以至后来“凡是具有这种品性的人,也被称为‘蛇’”。这一点在希腊神话中也有着明显的体现。总而言之,蛇在《圣经》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切邪恶的、虚伪的和反对基督的代表,对蛇的诅咒贯穿《圣经》始终。
因此,在《圣经》中,蛇和撒旦是一对同义词。它们的关系比较复杂,有时蛇是撒旦的化身,有时蛇直接就是撒旦。《启示录》中,一条大红龙要吃掉“身披日头,脚踏月亮,头戴十二星皇冠“的女人所生的儿子,它最终在同米迦勒的使者征战的时候失败,“被摔在地上,他的使者也一同被摔下去”。“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旦,是迷惑天下的。”
《圣经》中的蛇
伊甸园里面蛇与撒旦的关系,以及蛇在《圣经》中的意义,学者有几种不同的看法:
一,蛇是撒旦或魔鬼的化身:早期犹太教与基督教认为蛇是撒旦或是魔鬼。不过、现代学者发现,旧约早期的经文并未提到撒旦或魔鬼的形象,旧约中提及撒旦一词只出现三次,而且都是晚期的经文。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创世记叙述完成时代的观念里,蛇与撒旦并无关联,将蛇视为撒旦的化身是后来才出现的理解。
二,蛇象征人的好奇心。因为蛇的引诱,亚当和夏娃才摆脱蒙昧的原始状态,获得分辨善恶和带着好奇心认识这个世界的能力。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蛇是人类开启智慧之门的第一导师。
三,蛇是以色列传统的神话表达形式:一方面蛇带来智慧、生命、以及更高深的知识。蛇是神奇的动物,带来繁荣的原型象征。另一方面蛇具有双重的性格。蛇代表生与死的动物,是阴间的神祇。蛇代表反对上帝的混沌势力、神话象征、或是恶魔、上帝的敌人。
四,蛇代表很聪明的动物。亚当与夏娃能像神一样,有能力分别善恶,正是经由蛇的促成。蛇的特性:光滑、滑行、脱壳、蛇毒、咬毒,它这些技巧与的能力,让人联想起聪明、精明。《圣经》中耶稣有言:“我差你们去,如同羊进入狼群。所以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不涉及道德上的好或坏,蛇的智慧代表成功的力量、生存的能力、随机应变、敏锐精明。
亚当与夏娃吃下善恶果后,能够辨明是非,获得生存的能力,而这个转变正是蛇一手促成的。不过、蛇的智慧里面隐藏的危险在故事中也显露出来:这种机灵聪明带来了痛苦的结果,首先蛇从此以后必须以肚子行走,终生吃土。然后是亚当与夏娃,他们被逐出伊甸园。
蛇的诱惑行动之后所造成的结果也是非常的复杂与暧昧。人类的越轨行为被判为有罪,但是同时却眼睛开了。正如很多故事所显示的,诱惑者带给人的结果好坏参杂,而人类必须为此付出代价。
因此,蛇不全然只有邪恶、暴力、死亡等负面的象征;甚至蛇也不一定是撒旦、魔鬼的化身。在正面象征意义上,蛇具有智慧、聪明、机灵、医治、与生命的关连性。甚至在有些宗教象征中,蛇代表雅威的能力、医治、及破除死亡的生命力。特别是在《新约•约翰福音》中的铜蛇主题,被预言式地等同为十字架上受高举的基督。正如古代以色列人仰望铜蛇带来医治,后人仰望十字架上的基督会得到永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