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开健自传:“东方红”号,难忘的880天
1972年12月初,我们和县共53位年轻人,被带到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所在地——青岛,在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当时隶属国家海洋局),进行为期2个月的新兵训练。
一天,从北京总局宣传处来了两位军官,对我和另外一位新兵(也是喜欢画画的)进行考察,让我俩即兴画一幅画。(可能是这次考察的结果吧,二年半后我被调到北京总局宣传处。) 新兵训练结束,我被分配到“东方红”号海洋科学考察船上。“东方红”号是当时我国最大的海洋科学考察船, 这是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艘大型综合海洋科学考察船。那刚劲古朴的“东方红”三个隶书字还是出自康世恩副总理的手笔。当时“东方红”号的名气很大,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等一些国家元首还登过此船呢。所以分配到“东方红”号的新兵都有一种自豪感,当然我也不例外。可是没想到分配给我的工作,竟然是需要视力好、普通话说得好的信号兵。因为信号通讯是靠手旗和灯光发出,用眼睛接收的,而手旗和灯光发出的信号,又是以汉语拼音的字母组成,分别以手旗所放的部位和灯光点划的长短来表达所要传达的信息。所以信号兵一般挑选来自北京周边和东北的人 (一般来说,普通话说得好,汉语拼音就准确) ,而且视力要好。可这两项恰恰是我的弱项。经过6个月的汉语拼音学习和手旗灯光集训,我胜任了信号通讯工作。尤其是汉语拼音的学习,为我后来电脑的文字录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习结束后,回到船上,信号通讯工作干得时间不长。船上的文书复员了,让我接替。太好了!写写画画是我最喜欢做的啊,干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在船上出黑板报、做工作计划、写通讯稿,工作很努力,受到船大队的嘉奖。
1975年3月我们船出海执行完任务返航,刚靠码头,就接到国家海洋局的调令,调我到北京国家海洋局宣传处工作。调令非常突然,就连船长和政委事先都没有思想准备。这一突如其来的讯息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激动和留恋的心情交织在一起,感慨万千。我知道,调到北京总局宣传处,无疑会给我所追求的事业带来很大的发展空间,同时也会带给我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可真的要离开“东方红”号了,实在是有点舍不得。在去北京之前,海军在青岛办了一个幻灯片绘制培训班,2个月的时间,组织上安排我在此学习。培训班的学员都是各舰队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同志。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收获不小,主要是源于老师的授课以及学员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学习一结束,马不停蹄地回到船上,因为还有两天就要离开我生活工作了880余天的“东方红”船。当我再次踏上船甲板从舷梯下船,就要离开“东方红”号时,双眼湿润了,真的舍不得离开我这熟悉和热爱的“东方红”船,舍不得离开朝夕相处的战友们,舍不得离开特别关心和帮助我的安徽老乡张心全船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