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把酒问月诗意图 顾炳鑫绘

【题 解】

李白诗歌中多次出现写月的篇章,这首诗创作的确切时间及背景,不太清楚。本篇题下原有自注:“故人贾淳令余问之。”诗人和朋友贾淳月夜饮酒,值此良夕,皓月当空,清光朗照,二人或许已经有些醉意。李白一生,长期漂泊流浪,在其仗剑远游,浪迹江湖的生涯中,其翰墨诗章,亦必有明月美酒相伴。酒可释恨佐欢,兴会无穷;月则使人超然遗世,物我两忘。酒月相和,本是谪仙本色。本篇写酒中问月,上承屈原《天问》之遗风,下启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之词意,颇能引人无穷的诗意联想和哲理思考。

【赏 析】

人云李白之诗擅长“豪中见悲”,此诗的确这样。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诗人孤高出尘、逸兴横飞的形象,跃然浮现。举杯望月,明月神秘莫测、永恒美好,而人生如此飘忽短暂、转瞬即逝,使人更生如梦如幻的哀愁,此时惟愿杯盏不停,月光常照。虽然意绪多端,随兴挥洒,但脉络贯通,极具回环错综之妙,可谓音情理趣俱佳,故王夫之《唐诗评选》评曰:“于古今为创调。”

责任编辑:八寶钿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