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版凤凰古城只是一桩生意
游客是来游览沈从文笔下的凤凰,谁会愿意去看一座“山寨”的小镇?
年少时读沈从文,一本薄薄的《从文自传》翻了多遍。沈从文那句“尽管向更远的地方走去”,曾是我的座右铭,让我在异乡不感到那么孤独。作家笔下的“边城”凤凰,也成为我一直向往的去处。
多少年过去,沈从文从一名湮没于现代文学史的作家,变成了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大家。他的故乡凤凰,也已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景区。这座曾被遗忘的世外桃源,如今已是人潮涌动,日益喧哗。据悉,为解决日益增多的游客与凤凰古城接待能力不足的矛盾,一座拟投资55亿元、完全模仿古城而建的新镇“烟雨凤凰”将于年内动工。
看到这个消息,就在寻思着,若沈从文先生在世会作如何感想?或许是喜忧参半吧。凤凰古城旅游业发展,若百姓能够从中受益,那自然是好事。游客多了,如不注重古城与生态保护,可能给当地可持续发展带来困惑,这又值得担忧。从这点来看,当地通过另造新镇,想在保护与开发中获得相对平衡,出发点应该没错。
只不过,这么做虽可沾凤凰古城的光,却也存在一定风险。作为新建旅游景点,“烟雨凤凰”没有任何历史与人文内涵,缺乏湘西古城的风土人情,能否吸引游客前往,这本身就是个问题。话说游客是来游览沈从文笔下的凤凰,谁会愿意去看一座“山寨”的小镇?这就像参观了深圳锦绣中华,但不能因此夸口去过故宫、长城、兵马俑一样,东西看上去差不多,可赝品终归是赝品。因此,对于这个项目是否可行,当地有必要进行认真论证。
当然,这还得看是谁投资兴建“烟雨凤凰”新镇。从相关情况看,这应是通过市场运作的一个商业项目。倘若如此,那么这其实就是一桩生意。既然这是一桩生意,就该遵循市场规则,从商业运作的角度加以考量。作为一项投资规模较大的旅游项目,当地应当把握的原则是:谁出资谁受益,谁受益谁承担风险。也就是说,对于企业行为,政府不能过度介入,以免为此承担失败风险。
在许多类似项目上,经常可以看到政府忙碌的身影。市场运作固然也离不开政府支持,但政府热情过头,很可能产生各种弊端。例如,有的地方为上马项目而大肆进行土地拆迁,引发拆迁纠纷;有的政府部门为企业穿针引线找银行贷款,结果被企业套牢,发生虚假投资或借贷纠纷;还有的企业投资经营失败,留下烂尾楼、烂账由政府部门擦屁股,也不乏案例。
“烟雨凤凰”是一笔总投资55亿元的生意。期待这个项目能给凤凰县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当地百姓创造更多就业与创收机会。同时也希望,当地政府更多作为凤凰古城的守护者出现,而不是开发者或破坏者。沈从文笔下的“边城”给多少人带来美好的想象,任何人大概都不会愿意看到一个变味了的凤凰。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