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利:端午节属于所有有端午节的国家

在克顺老师的来信中,我能感受到他的那份焦急,和那份保住本国传统的渴望。他从100多年前敦煌艺术的流失讲起,一直讲到景泰蓝、宣纸技术的被窃,这些遗产的流失不能不迫使我们去思考更多的问题。由于本人对文中谈到的美国大片《花木兰》的高调上演以及韩国皇家音乐的高调申遗等所知不多,不好一一点评。只好将自己作为韩国端午祭申遗的亲历者与见证者的那份经历讲给大家,并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跨国遗产的保护问题。

那是2004年春天,当时我正在韩国国立民俗博物馆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一天,我的朋友——韩国历史民俗学会会长朴京夏先生给我打电话。说韩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总代表许权(音译)要见我。我问什么事儿,他说先生想和我聊聊文化遗产保护问题。当时我正在从事文化遗产研究,能见到韩国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领军人物,当然是件好事。所以,我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没想到第二天突然变天,瓢泼大雨中我打的来到中央大学时,韩国的几位同仁已经等在那里。老朋友朴京夏一见面,劈头盖脸就给我提了一连串的问题:韩国江陵端午祭要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中国政府反对,中国学者反对,中国网友也反对。你是什么态度?韩国人的急性子地球人都知道,但他连珠炮似的提问还是给我弄懵了。我想:“这是哪儿的话呢”?他说:“你没看电视啊”?那几天我正因笔记本电脑被盗烦着呢,哪有心思看电视啊。他看我真的不知道,就把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在中国引起的轩然大波的事儿复述了一遍。说完问我:“你什么态度”?我笑了:“当然支持”。我的回答似乎出乎他的预料之外,忙问为什么。我说:“很简单,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随着人口流动而流动。所以端午节尽管发源于中国,但韩国、日本有,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也有。也就是说,它已经不仅仅属于中国,同时也属于所有有端午节的国家,大家当然有权申报。非遗如果只能是产出国申报,那么中国和佛教有关的东西——七月半鬼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傣族泼水节都不能报了——因为这些节日均源于印度。再说,申遗的目的就是要保护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和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如果只能中国申报,岂不与非遗保护宗旨背道而驰?”朴京夏是个直性子,听了异常兴奋:“终于听到一个中国人支持韩国申报了!”

这件事已经过去7年了。7年间,我在中央台、北京台等多家电视台都做过有关端午的节目,而且,每次都会谈到韩国江陵申遗问题。我的意见非常明确,我们不但支持韩国申遗,如果其他国家保护得好,我们同样会支持日本、越南、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申遗。因为只有这样,端午这一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才能得到真正的、更全面也更为深入的保护。而许多网友之所以反对,恐怕还是因与学界缺乏沟通而引起的文化误读。为什么我们要支持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呢?原因有四:

首先,端午节虽然发源于中国,但随人口流动,这一文化已流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流出时间不同,流出地不同以及流入地的文化传统不同,世界各地的端午文化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和不同,从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端午文化。如越南端午节基本源于中国汉代,日本端午基本源于中国唐代。从传入地看,南亚诸国沿用的基本是中国南方的端午传统,而日韩朝等国所沿用的基本是中国北方的端午传统。这些独特的端午文化本身就成就了世界端午文化的多样性。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下的端午节既非中国所独有,更不是中国的文化专利,而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人类共同遗产”,需要全人类携起手来共同保护。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但应积极鼓励韩国江陵端午祭申遗,同时也应积极鼓励那些有端午习俗且保存较好的国家申遗。在这件事上,中国应该体现出泱泱大国的气量。

其次,有人认为韩国端午申遗是一种彻头彻尾的文化抢注,这同样是一种误读。因为从操作层面看,韩国申报的是韩国江陵的端午祭,不是中国某地的端午节,并不存在抢注、抢报问题。

其三,从制度层面看,即或韩国申报了端午祭,也不影响中国申报端午节。后来的事实也已证明,此后在中国申报端午的过程中,并没遇到任何阻碍。

其四,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韩国申遗打破了中国文化的安全。我想这同样是个误解。韩国人过端午祭,是因为他们喜欢端午。喜欢端午文化的潜台词就是喜欢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的潜台词就是喜欢中国文化的创造者——中国人。一种文化被人喜欢,说明这种文化是安全的,因为它正受到所有喜欢它的人的保护。一种文化被人喜欢,说明创造这种文化的人也是安全的,因为文化的认同,使你有比别人多得多的机会成为他的朋友,并受到他的关爱与保护。别人喜欢你的文化,并有着深深的文化认同,说明我们中国文化并不存在不安全的问题。相反,如果人家不喜欢中国文化,或是该国政府不允许本国人使用汉字,不允许本国人过端午祭,过中秋,过新年,我想,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中国文化怕是才真的出现了安全问题。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