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端午节 激活中华传统文化
不应对民族文化集体失忆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我们成功地吸收了洋文化,却在不经意间流失了属于自己的东西。当我们的商家在为情人节、圣诞节大作促销宣传时,当我们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却被其他国家申报为文化遗产时,当我们习惯性的只是在元宵节买汤圆、端午节买粽子、中秋节买月饼时,当我们把春节和“七天假”等同时,我们流传了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沉淀了几千年的文化底蕴难道不是被忽略了么?有学者称对民族文化的淡漠是一次集体性的失忆,这不能不说是个令人惊心动魄的结论。
借端午节之争激活传统文化
透析端午节之争,笔者以为,着力点不是亚洲某国有没有申报的资格或权利,也不是如何立即行动起来誓死保卫我们的端午节与民族文化尊严,而应是从源头上深刻反思———为什么自近代以来,我们总是缺乏文化内在的驱动力,以由内而生的力量与自信,主动地而不是被动地妥善处理传统文化的延伸与丰富,并以此为基点,找到一个新方案打开出路,合理地构建良性的、崭新的民族文化心态与内涵,为民族素质的提升提供健康的土壤?外来的文化压迫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激活我们传承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借端午节之争激活传统文化
不要冷落我们的传统
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遗”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中国的传统节日五彩缤纷,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人类独特的文化记忆,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存,必须怀有敬畏之心,必须高度重视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希望广大群众尤其是年轻一代,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
纪念屈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不仅仅是典籍和宫殿,更是民族凝聚力、民族心理的积淀。中华文化,一向慎终追远,是以民德归厚。但近几十年文化的施政,主题多变,对传统文化的损害更是肇祸尤烈,也使民气受到损害。端午节,有多好的意味啊,以纪念屈子而成之,爱国而悲情。端午节,诗人节;端午节,爱国节———深刻体现出民族文化当中厚重深沉的一面。不只是爱古代的那个国家,更是爱我们劫后重生走向复兴的伟大中华。
让端午节传承民族精神
过端午节还是情人节,还没有触及到本质上。我们更应该跟人家比的,争的,不是什么什么的归属权、名誉权、发明权之类,而是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加强、再加强优秀文化传统的心灵浇灌,这是搞好全民特别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使我中华民族精神薪尽火传的最根本之举。
责任编辑:ZF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