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扫墓,让清明节还剩下多少人情味?

清明节扫墓,竟有人推出了代理痛哭、磕头喊爹妈等一系列服务。日前,记者对推出这项业务的“老板”探访发现,为了获得丰厚的报酬,“老手们”不到10秒钟,眼泪就能不断往下掉!

清明时节对祖先“祭之以礼”的优良传统,年年轮回,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传承了中华文明“礼仪”的祭祀文化。现代商业社会的浮躁,又或者是现代人对清明传统文化的曲解,让“代理扫墓”渐成一种职业。花钱雇人扫墓,雇主孝心尚可理解,但是,让“代理人”掐着表,数着钱磕头、大哭、喊爸妈,让尊祖敬宗、慎终追远、继志述事的清明祭扫变成了一场闹剧,把挺严肃的事给整庸俗了。

假若追思、感恩、怀念都可以代理,那么我们个人的情感又安放何处?天堂的灵魂又何以看待这份虚情假意的真实表演?如今,社会上的一些人情冷漠,道德滑坡,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过分看重形式而忽略真情实感的表达,华丽殷实的物质却怎么也掩盖不了现代人精神层面的日益匮乏。

当然,社会在发展,文明在进步,我们选择表达情感的方式也愈来愈多元化,我们可以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形式,可以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和现代科技,通过“网上墓园”、拍摄视频等多种方式完成纪念者与被纪念者的精神交流和对话。但不论是哪种形式,都不能淡化了人情味,更不能改变做人的基本伦理。

责任编辑:yiming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