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申遗”成“两会”关注热点令人振奋

据四川新闻网报道:长征路线申遗提出后,受到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这一话题也引起了不少即将参加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们热议的焦点。驻川政协委员施杰将带到北京的提案中就有三份涉及到相关的内容,分别为《关于推动“长征路线”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遗产的提案》、《关于实施长征沿线两翼地区国家扶贫战略的提案》、《关于建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的提案》。

我们都知道,在20世纪30年代,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爬雪山过草地,书写了人类史上最壮丽最动人心魄的篇章。这个群体就是中国工农红军,这个壮丽的篇章就是两万五千里长征。

“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这是对红军将士长征历程的真实写照。长征把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赋予了新的内容。英国蒙哥马利元帅评价长征是“一次体现出坚韧不拔精神的惊人业绩。”美国的中国问题专家迪克&<2539;威尔逊更是从人类典范的角度评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光辉篇章,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军事史上树起了一座永恒的丰碑。岁月流逝,记忆犹新。红军气壮山河的英雄壮举,长征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每每想起都会让我们心潮激荡、热血澎湃。

正因如此,看到长征路线申遗成“两会”关注热点的报道,倍感振奋。报道称,施杰提出,应该以四川省长征纪念总碑为基础,建立一个大型的“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文化馆”和“国际长征文化馆”,把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融入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文化产品中去,让长征精神、长征文化走向国际融入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由此,让笔者想起了美国作家、《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哈里森&<2539;索尔兹伯里,早就已经预言:“阅读长征的故事将使人们再次认识到,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毫无疑问,长征路线申遗,就是让长征精神走向国际,让更多的人来阅读长征的故事,铭记长征的故事,传承长征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如此说来,长征路线申遗成“两会”关注热点,恰恰验证了这一点。我们有理由相信,长征路线申遗提案把握了时代脉搏,体现了人民意愿,一定会引起进一步的广泛关注,让长征精神放射出更加辉煌灿烂的光芒,光照千秋,流芳千古。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