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欢喜过大年(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包饺子、贴春联、放鞭炮……一家人欢聚在一起庆祝传统春节,这在中国人眼中再平常不过。如今,蕴含着几千年东方传统文化的过年方式也出现在外国人的世界。今年就有几位在包头生活的老外过了他们在中国的第一个春节。

为了让离家在外的外国朋友过一个难忘的中国年,英孚教育包头学校校长段玉洁早在一个月之前就开始着手准备,这个80后的中国女孩,大学毕业后就开始创业,为了让老外感受中国年中最重要的包饺子,真是煞费苦心。她找来会做饭的阿姨,又是和面,又是做馅,除夕当天,在英孚厨房里,老外亲手包的香喷喷的饺子让中国年味浓浓。

那边在和馅,这边刚来中国不久的金发碧眼的Josh兴奋地向记者展示他刚刚自学的汉字。在Josh上课的教室里,Josh在黑板上费了半天劲写出了“新年快乐”四个汉字。他说,知道要在中国过春节他特别兴奋,很早之前就开始向同事请教有关中国年的习俗,听说春节期间大家要互相问候“新年快乐”后,他就找来了字典,一笔一划地学习汉字。当我们纠正他传统的中国要说“过年好”时,Josh一边学说着,一边有模有样地写出了“过年好”三个字。

在Josh的教室里,记者看到了很多恐龙的图画,段玉洁告诉记者,很多老外都把中国龙与侏罗纪时代的恐龙联系在一起,听说今年是壬辰龙年,Josh在课堂上与学生们一起画龙,而他笔下的龙永远是恐龙的模样。

这时,英孚厨房里已经一片欢声笑语,来自美国的安德鲁正在笨手笨脚地包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个饺子,Josh也主动请缨,拿起饺子皮,挖上馅后,看着一双大手里小小的饺子皮又开始犯愁。两个大个子老外包出来的饺子千奇百怪,形状各异。

在安德鲁和Josh的带领下,所有外国朋友都加入其中,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一面案的饺子七扭八歪地挤在一起,那边锅里的水一开,大家就已经急不可耐地想要品尝了。刚刚来中国两个多月的克莱尔吃着自己刚刚包好煮熟的饺子,连声说:“好吃、好吃……”而那边的Colin从嘴里拿出吃到的一角硬币,欢呼着像个孩子。

老外们吃过饺子、喝过美酒后,开始贴春联、放鞭炮,Colin说他最喜欢除夕晚上的烟火,那是每个家庭对来年的祈福与期待,他很想走进中国家庭,过一个真真切切的中国年。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