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壶收藏 当前正当时

据了解,紫砂壶始于宋代,盛于明代。明清时期出现了一批制壶高手,将陶瓷、篆刻、书画等艺术融合在紫砂壶的设计制作中,特别是一些文人雅士也参与了壶的制作,题字绘画,使其更赋有文化内涵。当今的紫砂壶,特别是一些名家手工制作的紫砂壶非常的手追捧,很多工艺美术师的作品还没有制作完毕,就会被预定出去,通过这一现象足以看出紫砂壶艺术品在当今艺术品收藏市场上的火热程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许亦晖制红清水350cc《吴经提梁》

许亦晖,我国著名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员。1980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陶艺世家,师从高级工艺师倪顺生,方壶名家李卫明,并深造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其作品线条流畅挺括,并不失传统紫砂的沉稳、含蓄,许多作品日趋完美、成熟,并深受国内外紫砂爱好者的青睐,部分作品被国内博物馆收藏。图上展示的《吴经提梁》紫砂壶收藏于博宝宝珍商城,该件作品造型十分的特别,壶形十分饱满,壶提手也涉及的古香古色,胎质薄,光滑细腻,是一件收藏佳品,喜欢的话不要错过哦。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宜兴紫砂壶 宜兴紫砂壶底槽清350CC杨华制《乳鼎》

另一件《乳鼎》同样收藏在博宝宝珍商城,是由一位优秀的青年女陶艺师杨华女士创作而成,她是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陶艺专业委员会会员,中国紫砂艺术研究所助理工艺师。深得多位紫砂名师悉心指点,打下了扎实的制壶功底,所创作品多件作品编入《紫玉金砂》《世界艺术家》《紫壶艺苑》等大型紫砂艺术书籍。现为荣德堂陶艺有限公司工艺美术师.是宜兴紫砂陶艺实力派后起之秀,其作品很具潜力。

紫砂壶艺术是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的,一直都深受中国人的喜爱,如今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大,紫砂壶已经开始走出国门,以古风古韵的形式亮相与世界,受到了国际藏家的肯定和追捧,未来紫砂壶具有不可估量的市场潜力,市场价值颇高,现在着手紫砂壶收藏是不错的选择。

责任编辑:ZF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