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简介

北京励志堂科举匾额博物馆,为仿古两进四合院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2600平方米。其中,展陈以与中国科举制度密切相关的“科举匾额”及较多科举文物为主。博物馆共分五个展厅:第一序厅展出中国科举简史及有关科举知识,以图片实物为主;第二厅,生员(秀才)匾额厅;第三厅,举人(文举、武举)匾额厅;第四厅,状元、榜眼、探花、进士匾额厅;第五厅,大型木匾、石匾厅。本馆由姚远利个人创办。

馆长简况:

姚远利馆长,北京市人,1946年生。63年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在京西门头沟木成涧煤矿“走窑”十年,未受过系统高等教育。凭个人兴趣爱好而收藏,由收藏到展示,到办馆,在办馆过程中深感优秀传统文化的严重缺失,也增加历史责任感,为此几乎投入了全部积蓄。

办馆理念:

以科举匾额为切入点,全面展示中国科举制度,从中引申出中国传统的主流文化,达到“协辅文教”,“代起儒风”的社会效益。

北京,八百年帝王之都,八代年间全国科举最高等级的考试、会试和殿试七月在京举行。在北京考出了二百五十余名状元,近五万名进士,何等辉煌。然而,1905年废止科举后,近百年来与科举相关的建筑及文物损毁惨重。影响了中国1300年的科举,几乎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

传统文化的缺失必然会影响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我们试图抓住中国科举制度这条主线。引发人们的兴趣,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复兴尽点绵薄之力。

馆藏丰富:

本馆共集藏科举文物一千多件。其中木匾额600余方,石刻匾额收藏数目为国内仅见,之外还藏有古砚五百余方,将择时展示。匾额之中,仅状元、榜眼、探花所提之匾近60方,最远时间为洪武三十年,最远的“状元及第”匾为永乐16年题刻,最珍贵的元代科举门为该馆镇馆之宝。

理论研究、古为今用:

没有形成自己理论的博物馆,难以产生良好而又深远的社会影响。为此,建立本馆的理论体系是重要任务之一。

一、填补了古代匾额理论研究的空白

二、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古代匾额的研究没有进入专家学者的视野。

匾额的用途,还停留在“装饰品”的浮浅的认识阶段。我馆提出了“匾额学”这一概念,不但划分出古代匾额的两大体系:官方匾额和民用匾额。并明确了匾额标识名称和宣扬教化的两大公用。

三、建立新时期匾额文化,两大提案

提出匾额这一古老艺术形式,应在新时期重放异彩,建立新时期的匾额文化。针对国家机关国徽下的标识不规范无制度的现象,提出了本馆的两项建议,并委托茅玉麟委员提交,已经成为全国政协2009年两项提案。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