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匾再现金榜题名 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月底开放

在一块近10米长的黄绸布上,密密麻麻写着300多名考生的姓名和籍贯,中国末代状元刘春霖的名字排在首位。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次“金榜题名”的场景再现于北京科举匾额博物馆。

据博物馆馆长姚远利介绍,1904年最后一次“金榜题名”的场景完全依照史料复原。根据历史记载,殿试之后,被皇帝赐进士的考生名单在天安门两侧的皇城城墙下公布。一般城墙东侧挂文状元榜,西侧挂武状元榜。发榜时,考生站在绸缎搭好的彩棚下,仔细寻找名单里是否有自己的名字。如果考生在名单之中找到自己,就被称为“金榜题名”。

除了再现“金榜题名”场景,记者在这个位于高碑店民俗文化村附近的博物馆里,还看到很多稀罕物件。它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收集来的明清时期的与科举制度有关的匾额,共计500余块。这些匾额年代最久的可到明洪武年间,虽历经几百年,但匾额上的大字依然隽秀清晰。

姚远利告诉记者,这个月月底前,科举匾额博物馆将向公众开放。市民可在此了解到与科举考试制度有关的各种常识以及由此形成的科举匾额文化。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