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何时能真正“清新文明”起来?
又是一年清明时。记者在公墓集中的上海和苏州看到,鲜花与纸钱,手机与锡箔,电脑与蜡烛,踏青与插柳,在这里交汇碰撞燃烧,演绎了“一墓墓”传统习俗与现代文明抗衡的“清明祭扫图”。
清明扫墓习俗古已有之,是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仪式通常在墓地举行,方式因人而宜。“烧纸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还有烧冥钞、假洋钱、往生钱、元宝等。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插柳放风筝,扫墓郊游,兴尽方归。
历史已步入现代文明社会,尽管上海和苏州都很现代化,但墓区焚烧冥纸等不文明的习俗依然大行其道。
上海青浦区徐泾西园是上海市民政局批准的经营性公墓,占地280亩,已售出墓穴7万穴。进入墓区大门,赫然醒目地张贴出借焚烧冥纸铁桶的告示,生意兴隆,仅这一项“扫墓经济”收入可观,而墓区内则烟雾弥漫,一片乌烟瘴气。在徐泾西园门口的数百米的马路上,冥钞与鲜花、锡箔与绢花销售场面同样火爆。
记者在一处墓地发现,一家人正在焚烧冥钞,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等字样,有美元、欧元、英镑、港币,面额十万、百万、千万不等,甚至还有银行卡。烧者口中念念有词:“现在条件好了,多化点吧,如用不完就存在银行卡上!”
号称“人间天堂”的苏州,太湖边的好山好水,既是上海的“后花园”,也几乎成为上海等周边城市安葬“亡故者的后花园”。有人推算,苏州现有墓区共有30万个墓穴,其中85%是上海业主,每年约有超过100万上海扫墓客来苏州祭扫。
在苏州凤凰公墓,记者看到尽管手持鲜花的越来越多,但焚烧冥纸的也不在少数。有人在焚化元宝、锡箔和冥币时竟然写上“汇票”一同焚化,以确保对应的亡灵能收到亲人的“汇款”。祭祀用品也呈奢侈化趋势,酒食果品越来越高档,菜也日趋丰盛,鸡鸭鱼虾八大碗,水果点心巧克力,应有尽有。
“这不算什么,现在时兴烧‘金银首饰’、‘黄金套装’‘豪华别墅’、‘奔驰轿车’、‘天堂麻将’,还有‘笔记本电脑’,‘手机’、‘护照’,‘支票’,‘电视机’、‘洗衣机’、‘家具’,甚至‘小姐、’保姆’‘保镖’”,一位年轻人煞有介事地对记者说。
“这太离谱了,我们接受不了。”一对来自上海的中年夫妇持不同看法:“清明寄哀思,百善孝为先,为逝去的亲人摆设这些乌七八糟的祭品,不仅不孝,更是与中华文明传统所传承的清明祭祀文化是背道而驰的”。
苏州民俗专家称,随着现代文明的不断发展,文明祭祀的呼声越来越高,应该倡导现代感恩理念,用更加文明、更加环保、更加低碳的自然方式进行,淘汰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陋习,用文明清新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缅怀之情,让清明节真正“清新文明”起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