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风情:部落文化神奇多彩

非洲大陆生活着许多古老的部落,有的身处原始丛林,有的散布在茫茫草原。他们世代传承的奇特习俗虽然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对于久居都市的人们而言,仍具有不可抗拒的吸引力。

著名的马赛人

非洲最为外界所熟知的部落,应该是生活在肯尼亚的马赛部落。色彩绚丽的服饰和大大的耳洞是他们独特的标志。

以放牧为主的马赛人吃住都离不开牛羊,牛羊肉及乳品以外的食物和生活用品也靠用牛羊交换来获得。

勇猛是马赛人的天性。参观过马赛部落的人一定会对他们的舞蹈印象深刻:武士们和着节拍原地起跳,显示力量和敏捷。有时,他们还需要在娶妻之前,通过单枪匹马猎杀狮子证明自己的勇气。甚至,马赛男孩要在成年以前离家到很远的地方自行生活几年,在与自然和猛兽的斗争中成长为一个真正的勇士。

马赛人计算年龄的方法很特别,他们没有“岁”的概念,而是在人生不同阶段通过各种仪式进入某个“年龄组”。例如,一个人经过几年的童年生活,通过割礼仪式成为成年人,若干年后下一批人成年时,这个人就可以“晋级”为长者。

刺青的富拉尼人

富拉尼部落是西非最大的部落之一。富拉尼人以游牧为生,通常会饲养大量牲畜,生活在马里、尼日尔、布基纳法索和圭亚那的平原地区。

富拉尼人非常爱美,在他们看来,美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的美通过一种独特的形式表现,那就是刺青。除了像现代人一样在身体上刺青,富拉尼人还用比皮肤颜色更深的黑色或红褐色颜料在脸上“绘图”。

对于富拉尼人来说,勇猛无畏是必备的素质。富拉尼人有一个传统节日,叫莎罗节,这是锻炼青年人意志力的节日。节日开始时,青年人按年龄组合,摆出挨打的姿势,嘴里念念有词,由同龄人挥鞭抽打。这时,挨打的人不仅不能喊痛,还要保持笑容,稍有动摇,就会被看做是“胆小鬼”。已婚男子也可以参加,但他们怕疼的代价更为惨重,那就是失去妻子。

演变的旧风俗

非洲部落的传统习俗代代相传,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一些风俗逐渐发生了改变。

有一些传统陋习,如对女子实行割礼等,在政府的干预下被逐步废止。

很多游牧民族放弃了逐水草而居的日子,过上了定居生活。以马赛人为例,他们世代生活的塞伦盖蒂草原、察沃、马赛马拉等地区先后被划为国家公园,世界各地的游人涌入那里,带去了巨大的商机。于是,马赛人不再四处迁徙。他们有的种植庄稼,从事农业生产;有的从事旅游业,向世人介绍本部落的风俗习惯;还有的人进城寻找工作,当起了现代白领。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