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遗响贺冬至
“冬至大如年”的俗谚久传不衰;有的地区还不止称作“大如”,更改此言为“大于”,虽则过甚其辞,却也其来有故,决非随便说说。
这“故”,缘于历法。
我们现在所说的农历,实为夏历,源自夏朝。殷商改历,以夏历的十二月为一年之始,周朝又提前一月,亦即以夏历的十一月为正月,冬至日就在这个月内,便以此为元旦(一岁的第一天),它的前夕即为除夕。冬至与年的可比性由此而得。
周历至秦而废,秦历又提前一月交岁,汉初犹然,到汉武帝时复用夏历,后世相沿(自然有过多次修订);据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所载,唐朝人还有把冬至前夜称为除夜的,犹存周人遗意。
从陆游的笔记中,固然可以获知宋人已不称冬至为岁首;但贺冬至的礼俗仍如贺年,皇帝有祭天大典,群臣则上朝致贺。宋吴曾《能改斋漫录》说,其时州郡冬至贺状用语与正旦相通,“通用贺状云:‘应时纳祜,与国同休。’盖本于晋何充《贺正表》云:‘伏维陛下,应乾纳祜,与天同休。’”(清俞樾《茶香室续钞》)甚至到了清代,犹有“督抚藩臬提镇等遇元旦冬至呈递贺折”的定例,元旦折须“恭书臣某跪恭贺皇上元旦天喜”,冬至贺折则写“恭贺皇上长至天喜”;“天喜”语同上引《贺正表》里的“与天同休”,休即喜也。
在民间,既有“冬至大如年”的俗谚,又有“如年”的遗俗。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述临安(杭州)此日盛事:“车马皆华整鲜好,五鼓已填拥杂沓于九街;妇人小儿服饰华炫,往来如云,岳祠城隍诸庙,炷香者尤盛。三日之内,店肆皆息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街市有着过年光景,亲友间相互拜冬,家庭里幼辈贺尊长,类似拜年。清徐士鋐《吴中竹枝词》有云“毕竟勾吴风俗美,家家幼小拜尊前”,以此歌咏“相传冬至大如年”的节景。不仅吴中如此,还有他处亦然,广东尤其可称“大如年”,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冬至曰亚岁,食鲙,为家宴团冬”,“冬至围炉而食,曰打边炉”。简直就是过年景象,比吴地的“团冬”要认真得多了。
我们古代人对二十四节气的认识,最早知道的是二至:夏至、冬至;冬至的风俗远非夏至可比,原因就在于周人以冬至为岁初。周历虽为后世所不取,遗响却在,“冬至大如年”之谚相传既广且久,即示人以因由也。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