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博物馆 发自民间的文化觉醒

近年来,中国出现了一股私人博物馆热;一些在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企业家基于个人收藏的需要或文化的理念,耗资为个人收集的历史文物和艺术品开设不同主题博物馆。

私人博物馆,可以说是中国软实力的另一种展现形式。

在中国私人博物馆当中,四川省成都市附近大邑县安仁古镇的四川建川博物馆,是其中的翘楚。

大邑县安仁古镇在中国文革时期因为出了大地主刘文彩而闻名,当时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小将和工农兵蜂拥到这个小镇,他们一边参观,一边呼喊口号,大邑县从此闻名全国。

进入21世纪,中国早已告别文革疯狂的年代,但沉寂一时的安仁古镇再次引起人们的注目。这次不再是刘文彩的庄园,而是由四川民营企业家樊建川出资4亿元人民币(约8000万新元)建设的中国最大的私人博物馆群——建川博物馆聚落。

为收藏文物建博物馆

占地500亩的建川博物馆聚落是由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博物馆组成,在2005年开馆。当年正好逢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以收藏抗日战争文物著称的建川博物馆因此选择当年开馆。“正面战场馆”在中国大陆第一次正面反映国民党在抗日战争的历史,并得到当时国民党主席连战亲自题写馆名,引起中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建川博物馆聚落内建有抗战、民俗、红色年代三大系列20余个分馆,是目前中国民间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和展览面积最大、收藏内容最丰的民间博物馆之一。

建川博物馆聚落的成功倾注了创办人樊建川的心血。这个被中国著名戏剧作家魏明伦称为“传奇人物”的四川人,1957年出生在宜宾市。他下过乡、当过兵、当过大学老师、做过官,人生经历丰富,年轻时就爱好收藏,专门收藏抗战、文革和民俗文物。

做博物馆是提供经验教训

2003年,樊建川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建立博物馆,为收集的文物找一个安稳的家。机缘巧合,最后选中了大邑县安仁古镇,在附近500亩土地上,他再次创业,并且只用了两年时间,赶在2005年9月3日、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正式开馆。

樊建川带领记者到文革文物库房,介绍还没有展出的珍贵文物。库房将文革文物按类堆放,光是印有文革字样的镜子就有上万面;文革报刊杂志堆积如山。在文革库房的一个角落,记者还看到从汶川地震灾区收集来的文物,如遇难小学生的书包、课桌等等。

虽然中国政府早就给十年文革定调,但是由于很多参与文革的人还健在,因此在中国,建设文革博物馆还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课题。此外,因为博物馆聚落有中国大陆第一个正面评价国民党抗战的博物馆,两年前由于各种原因,这个馆差点夭折。开馆三年,博物馆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

对于经历的波折,樊建川觉得是“中国进步中的必经过程。”不过,与前来视察的中央不同机构的官员接触后,他认为:“现在的官员相当开明,虽然有的博物馆内容听起来很敏感,但是到现场看了文物之后,他们都很受感动。”

樊建川说:“做博物馆就是给大家提供经验、教训。我觉得最重要的意义是,比如我们办的抗战博物馆、红色年代的一些博物馆,就是提供经验,提供教训的场所。这就是我们的责任。”

汇集20余个不同主题博物馆

建川博物馆聚落是中国第一次有人将多达20余个博物馆汇集一起,配搭酒店、客栈、茶馆、文物商店等商业营运配套,形成一个集藏品展示、教育研究、旅游休闲、收藏交流、艺术博览、影视拍摄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新概念博物馆,从而开发了中国百年文博旅游及乡村休闲度假旅游等旅游产品。

正如观复博物馆馆长马未都所说:“我希望它(私人博物馆)能成为一所希望小学,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中获得好处;这好处就是文化的积累,对文化的尊重。”

民间博物馆 自己养自己

陕西关中民俗博物馆馆长王勇超也是民营企业家,为了抢救正在消失的关中民俗文物,他将正在拆除、具有浓郁民俗传统的关中民居大院完整保留,并在西安市南五台风景旅游区旁建立了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他说:“一个民族对自己文化传统的认知和认同,是一个民族觉醒和振兴的重要条件,愈是高速发达的当今世界,人们愈不能丢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由民俗包裹着的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的根本。”

民间博物馆因为没有国家财政支持,因此必须要自己养活自己。本着企业家的天性,无论是樊建川还是王勇超,在没有建设博物馆之前,就已经考虑到今后如何养博物馆,让它们能永远生存下去。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