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平5 0 :黑色的《无题》的分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文/台双垣

2010年5月《“谭平50”:版画回顾展》在北京东便门角楼红门画廊开幕,早在1995年,谭平已开始在红门画廊展出,也是红门画廊首次参展的艺术家之一。

“谭平50”展所展出的数十件版画作品给人留下的鲜明印象是:似乎(未说明)作品在自然形成两个感觉系列,一是色彩明丽的画面构成系统,另一是以展览海报为代表的黑色画面系统,前者鲜艳活跃、后者沉郁深邃;前者亮眼、后者吸引。相比较,在全部皆命名为《无题》的铜板画、套色木刻和黑白木刻作品中,15幅长得差不多的“黑色”的《无题》更加有力度和分量。

——木刻版画,这个半个多世纪以前鲁迅曾经大力倡导并介绍了科勒惠支给国人、其间在上海及陕北都曾盛及的版画手法,以“文革”为界限的“低调”了许多年,当近十几年丝网版画普遍而且异常活跃的时候,谭平重操了黑白木刻的旧刀,以简单到极致的方式“刻画”了一片黑色的“场”。黑色画面上寥寥几笔(或曰刀)白色的“小圈”,形式的简单和表现力的不简单洽与西方所谓极简主义形成对照:一是从简单到简单、从形式到形式,一是从简单到丰富、从表面到深层。谭平的极简把我们带进相反的方向,由浅入深,去体会、去感受,从物象的表面进入到精神的场域,再幻化成心理模拟的活跃的图形景象的、被想象无限放大了的“东西”。在黑色中、在观者冥想的“眼”里,怕该是看到了力量,生命的力量、生命的原曲的力量、生命的挣扎的力量、生命的和吞噬生命的力量、复杂的多重的相互撕咬的力量……。这一切,都蕴含于平静的、微微抖动的、简单的黑色表面的里面,和简单的白色圈圈周围。

呵——,看进去、读懂了,为之吸引,你可能不在想艺术,是的。原来生命的主题是可以这样去表现的,生命的力量是可以这样来赞美来讴歌、或者来诅咒的。

谭平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留学德国柏林,后又回到央美任教。他把欧洲的抽象艺术与中国的文化元素相联系和比较,试图创造带有东方意蕴的版画艺术。他的以新的艺术视角的探索和创造,让我们再度开启了审视东方文化价值的判断的思维。

谭平先后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和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自由绘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展览展出了过去20年来各个阶段的作品。“谭平50”是一个艺术之行,反映了西方版画技巧和中国哲学的精心结合。谭平新作的影响将必将伸展开去。

附:

作品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