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将于11月17日~21日在北京举办。

本届文博会以“激荡文化创新活力,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为主题,充分展示文化创意的产业力量和商业力量,具有鲜明的特色。

新实体新成果新项目全面亮相促进与资本对接落地

本届文博会将集中展示“十一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文化资源重组、整合、提升取得的重大进展和最新成果。一大批在近年文化体制改革中成功转企改制的新文化实体,包括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传媒、动漫、游戏、网络文化等领域的各类企业,携其创新成果亮相文博会;各地近年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省级文化产业功能区、集聚区和产业园将成为展会的主体,在整体展示园区发展规模、重点文化工程建设成果的同时,推出“十二五”期间具有重大示范效应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新项目;一大批全国地方特色和品牌文化创新产品将汇聚文博会,寻求贸易机会和“走出去”的新渠道。

本届文博会以促成文化投资、文化贸易为重点,着力促进重大项目与金融资本的对接和项目落地,着力促进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走出去”。国家动漫产业基地、中国设计交易市场、中国动漫游戏城、北京国际音乐产业园、奥运中国文化长廊等一大批新的规划和在建项目首次亮相,面向全球招商合作。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出版、版权贸易、网游动漫、文化演出、旅游文化产品、授权艺术品、体育产业、古玩艺术品交易等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行业以及各地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重大建设和投融资项目借文博会招商。届时,这些项目将在展览会、论坛峰会和14个专场推介会上强势推出。百余家来自国内外的金融投资机构,包括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咨询和评估机构、文化经纪商及采购商等将参会洽谈交易。

推动文化产业跨界融合呈现文化创意产业全新合作趋势

本届文博会凸显文化产业正在与制造业、服务业融合,带动和提升第二、三产业发展的趋势。以工业设计为主的设计创意展览,将通过展示“设计提升计划”和“中国设计红星奖”数十件获奖作品和评选颁奖等活动,集中展现设计创意对推动高端制造业发展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作用;“文化旅游景区与旅游商品展”、“体育产业展”和“中国休闲礼仪商品博览会”,将突出展现文化艺术与旅游、体育休闲娱乐等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而中国网络博览会、中国版权博览会将在促进网络产业发展、在线音乐出口等方面,推动文化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

文化创意产业正与科技紧密结合,更多高科技支撑的创新文化产品和新兴文化业态将走进本届文博会,包括新一代数字电视、移动多媒体电视、网络广播电视、手机广播电视、户外电视大屏、数字出版物等新媒体,注入高科技含量的文化制作、包装、传播手段及应用成果。在文化体制改革中新整合的北京广播电视台首次集合旗下14家品牌全新亮相,全面展示广电产业传统广播电视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趋势下,从内容采编制作、播出传输、节目研发到影视音像制作和出版发行等全产业链条的新成果,观众可现场体验交互式电视、三屏融合、3D电视、数字广播多媒体接收机、手机电视、手持电视等带给人们的全新生活感受。

引导大众文化消费为扩大内需创造新增长点

第五届北京文博会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提升大众文化消费水平。

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在展示版权贸易成果,研讨版权保护的同时,将举办数字娱乐节、影像文化节、网络文学节、数字音乐节。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国际图书分会场将举办大型国际图书展示展销及图书收藏讲座;主展场的文物及博物馆相关文化创意产品展以具有明清皇家风格的“博物馆长廊”形象,将十余个博物馆融为一体,并设置专门的公共表演区,让观众生动、亲切、无距离地体验博物馆的历史文化;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将倾力推出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原创文化品牌和创新产品;旅游商品展将展出首次面向全国30多个省区市征集的“北京礼物”旅游商品,评委将现场评选;特辟体育生活展区,将体育赛事推广和大众休闲体育结合。一批创意活动更是生气勃发,引力十足。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