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烟缭绕的山海 —博山炉
在西汉初期,汉武帝之前,已经有了许多专用于焚香的香炉。特别是在南越(今两广地区),熏香的风气更胜。但所用香炉造型大都非常简单。
相传,汉武帝嗜好熏香,也信奉道教。道家传说东方海上有仙山名曰“博山”。武帝即遣人专门模拟传说中博山的景象制作了一类造型特殊的香炉——博山炉。
初期的博山炉大都是铜炉,也有以鎏金或错金(错金是金银镶嵌的一种工艺)装饰的高档器物。博山炉设有炉盖,并且高耸峻峭,雕镂成起伏的山峦之形,山间雕有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灵禽瑞兽,还有各种神仙人物,以模拟神仙传说故事。下设承盘,贮有热水(兰汤),润气蒸香,亦象征东海。
当于炉腹内焚香时,袅袅香烟从层层镂空的山形中高低散出,缭绕于炉体四周,加之水气的蒸腾,宛如云雾盘绕海上仙山,呈现极为生动的山海之象。

上图为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兄长)墓出土的国宝“错金博山炉”。炉身通体用刚柔相济的金丝和金片错出舒展的云气。炉盘上部和炉盖铸出高低起伏的山峦,以象征陆地和群山。炉盖依山势镂孔,山峦间有神兽出没,虎豹奔走,机灵的小猴或是蹲于山峰高处,或是骑在兽背上玩耍,猎人则在山中巡猎。自然山景秀丽生动。炉座把上透雕三条欲腾出海面的蛟龙,以龙头擎托炉盘。在炉座把上的山海之间饰有龙纹,寓意天、地、人三界的交融。制作工艺极为精湛。

武帝之后,博山炉依然十分流行。
据载,汉宣帝时的博山炉上还刻有刘向作的铭文:“嘉此王气,崭岩若山;上贯太华,承以铜盘;中有兰绮,朱火青烟。”
据《西京杂记》记载,汉成帝时,长安的著名工匠丁缓,就曾制作了极为精巧的九层博山炉,镂以奇禽异兽,“穷诸灵异,皆自然运动”。(丁缓还作出了更为著名的放在被褥里用的 “被中香炉”,其原理与现代航空陀螺上的万向支架完全相同。)

博山炉盛行于两汉与魏晋时期。后来,这种炉盖高耸如山的博山炉逐渐演变成香炉的一个固定类型。后世历代都有仿制,并各有变化,留下了各式各样的博山炉。
虽然在博山炉之前已经有了熏炉,但都不象博山炉那样特点明确,使用广泛,影响久远,所以人们也常将博山炉推为香炉的鼻祖,并常把“博山”、“博山炉”用作香炉的代称。
(上图:陕西兴平西汉茂陵1号无名冢出土的鎏金竹节高柄铜薰炉)
责任编辑:vikey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