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品的使用
祭祀用香
自古以来,东西方国家在祭祀神明、祖先的仪式上中都有熏烧香品(古称“烧香”)的习俗。不同的宗教、民族、地区,敬奉不同的神明,具体的仪式规程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些很相似的基本的规范。对于一些纯仪式性的程序,日常用香或许不便严格奉行,但对于这些基本的规范仍然值得注意遵循:
保持正确的心态,诚心,恭敬心,清净心、信任之心、感恩之心,慈悲之心,忏悔之心,知足之心等等,这是敬香和所有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因素。
让良好的心态贯穿到神情、仪态、举止动作之中,达到外在的端庄和虔敬;
心中默念(或声念)所敬奉的神明和祈愿的内容;
发愿,祈愿他人获得幸福,自己做出利益他人的贡献,回报神明的恩典;
用相应的姿势和动作强化自己的心念,如低头、合掌、躬揖、跪拜、匍匐等;
香案的高度不宜高于敬奉的神像;
适当摆放花卉、灯烛及其他供品;
香品点燃后的明火,可用手轻轻扇灭,不宜吹灭;
注意敬香的时间,保持相对固定的规律。例如,阴历的初一、初三、十三、十五、节气、三月初三、五月初五、九月初九等都是适宜敬香的日子。(自前一天的子时之后即为次日,例如每月十四的夜11点后即为十五)
注意敬香的地点。宗教祭祀场所、家中的神龛及其他清净安泰之地都是适宜敬香的地方。
注意香品的选择。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使用较好的香品;尽量选用天然香料制作的熏香。
修炼打坐用香
修炼打坐时的上香有双重涵义,既是为了营造一个沉静美妙的空间,帮助修炼者入静,冲关,开窍,同时也是一种祭礼,所以上香时应保持端庄恭敬。
静心、打坐时,身心放松,呼吸深入,周身毫毛孔窍开放,香气对人的影响很大,固对香品的选择也应格外谨慎。原则上应采用天然香料制作的香品,即使其级别稍低一些,香味浅淡,也优于合成香料制作的香味浓郁的香。
不同的香品香气浓淡有别,用香数量没有定规,以自己感觉安心舒适为准。
熏香的使用
使用熏香时,比较简便的办法是直接点燃,此类香品在古代称为“焚香”、“烧香”;此外,还可以不直接点燃香品,而用其他发热的物品“间接熏烤”香品,可以免于烟气,也可使其香气的释放更为舒缓,此类香品古称“熏香”。(按现在的习惯,古称的“焚香”、“熏香”可一并称为“熏香”。)
借助木炭来熏香是古人常用的方法,其基本要领是:不直接点燃向品
熏蒸的方法
其主要程序是:
将水和香品一起放入容器中;
将衣物等需要熏香的物品置于容器上方;
给容器加热,控制到适当的温度,使香气不至挥发太快;
可选择一个狭小的空间,较大的容器,或“罩”在帷帐里,避免香气散失。
古人“兰汤熏衣”就是用熏蒸的方法,
药香的使用
要使药香产生理想的养生祛病的功效,应注意几点:
选择有特定配方的针对性较强的香品;
选择大小适宜的用香空间;
要达到足够的用香数量和频率,使香气保持足够的浓度;
适当控制空气流通,不宜太快,也不宜长时间封闭;
选择恰当的用香时间,如,身心放松、安静时,睡眠时,等等。
香品的贮藏
对香品采取适当封闭措施,防止香气散失。熏烧类的香品在常温状态下挥发很慢,封闭与否不是特别明显,但对自然散发的香品,封闭措施就非常重要。
注意防潮。香品受潮会变味变质,应置于阴凉、干燥处。
防止香品串味。不要将香品与气味浓重的物品混放在一起;不同的香品也应单独放置。(来源:中国香文化网 作者:萧近南)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