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钱头”毁了新版《红楼梦》

随着今年6月末7月初北京迟来的高温天气,一股席卷全国网络与媒体的“板砖大潮”,霎时间铺天盖地砸向了还只是在地方台开播的新版《红楼梦》电视剧,自然也震撼了北京城。

以我现在粗略观看的印象,新版《红楼梦》的场景较宏伟,画面也优美,拍摄技巧、演员表演、服装道具、特技特效、音乐音响,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可是,为什么观众看了仍会一片板砖狂砸?

说白了,这一空前的“板砖运动”其实不只是砸向新版《红楼梦》,我认为它还间接地砸向了《三国》、《西游记》、《聊斋》等名著翻拍潮中的所有怪现状。这是中国观众积怨已久的一次总爆发,一个发泄怒气的突破口。

尽管从拍砖的众多言论中,涉及到了宏观与微观、情节与细节,但以我个人的观察来判断,真正引起这场“板砖运动”的爆发点,正是所谓“铜钱头”造型问题。同一个演员扮演的少年黛玉,在刚出场的那些情节中,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如果就这样演绎下去,没准观众还会慢慢地从旧版黛玉的先入为主中摆脱出来,逐渐地接受甚至喜欢上这个“新黛玉”。偏偏新版《红楼梦》的黛玉扮演者无缘经历这种“转化”。恐怕问题正出在接下来的“改装”上。当这个新黛玉变成了“铜钱头”,观众就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了。演黛玉的蒋梦婕分明是个条型脸的小姑娘,哪里有多“痴肥”,何至于就“像宝玉的姐姐”?岂不都是那要命的头饰给害的?

不能不承认,在近景中尤显冷冰冰的戏曲圆片头饰,被“力排众议”地用到《红楼梦》的化装上,让那些演员,如同戴上了万劫不复的枷锁,几乎永世不得翻身。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