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荷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谢天赐艺术简介
优秀人民艺术家
一九四八年生于广东阳江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国画院特聘画家
《中国画坛》艺术总监
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画院画家
www.xietianci.com

专题研究泼墨、构成、大写意水墨荷花。

以哲学理论为基础,从八大山人导入,参悟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潘天寿等先贤的艺术精髓,研写水墨荷花十数年。饱览万倾荷塘,领略荷花万种风情。用笔强悍、淋漓泼辣、豪迈放达、郁勃纵横。“画气不画形”(吴昌硕语),在无法之法中达到了“舍形而悦影”的境界。展现了抽象构成美,幻化动感,水染墨韵,荷魂肌理浑然天成,如岩浆流淌、云涌南天。作品布局饱满、造险破险、气度恢宏,在激热酣畅的水墨中显示了巨大的生命张力,宛如震撼的交响乐。“天赐荷花”突破了传统中国画观念图式,张扬现代精神,把传统形式转化为现代构成艺术,形成了独特、强烈、豪迈的艺术风貌,为中国大写意花鸟画从古典走向现代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刘大为说(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谢天赐的写意花鸟画,上接千年传统,下续未来前景,这使他得以在传统的基础上延伸自己的艺术,并走出了传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和面貌。

谢天赐的写意水墨荷花,充满了活力和进取精神,充满了创造意识,它代表了当代中国画发展的重要艺术取向,正是谢天赐及其同代人的共同努力,为我们展现了绚丽的艺术前景。

孙 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

他的作品给我很鲜明的印象。他的荷花可以说是比较开放的方法,吸取版画、西画的东西,在手法上、意境上有突破,突破了以前荷花的画法,尤其是张大千荷花的美人纤弱的感觉。构图上,方构图比较多。突破了一般传统形式和意境。这又说明了中国画吸纳能力是很强的。为什么说它是中国画呢,因为它是用笔墨来表现的。笔墨用得很厚重很雄强。用墨色比较大胆,让你感觉到墨色变化的美感。另外,他的画也有北方派的画风,把南方的艺术融合起来了,这一点是很成功的。尽管是荷花这一题材,却挖掘得很深入、很丰富。

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理论部主任、研究馆员)

天赐水墨荷花艺术现代意识很强,冲击力很强。用笔用墨很具美感。吸收了很多外来艺术因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既有南国的水墨淋漓又有北方的大度深沉、清朗、大气、难能可贵。

冯远:(中国文联副主席)

我觉得天赐荷花视觉效果很强悍,也很大气。但我感觉艺术这个东西,大与小的对比,强悍跟精到的比较,是形成绘画节奏的一个很重要的关系。大到一个画面的经营结构,小到局关系的处理,我觉得在这方面还可以再下点工夫。也即是有“画眼”,既可以透气,同时又是让人感觉很精致,然后靠大片的东西起陪衬作用。

一九九九年以来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及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二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数十次,并获多个奖项。出版画集多本。作品入选各种版本艺术大词典及世界名人录。广东、湖南、烟台、大连等电视台等拍摄《天赐荷花》电视片多部。接受过中央电视台及全国数十家电视台的采访和报道。国内外数百家美术刊物作专题介绍和报道,引起艺术轰动效应。 作品被北京人民大会堂、国务院、中国美协、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国内外艺术机构收藏。被第一届中国艺术市场年度(2005-2006)书画排行榜评选为年度全国最具收藏价值潜力十大画家之一。2005年被国务院科技奖励办公室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称号。

一种方正,一种朴茂,一种清朗,好感人!与其说在画荷,不如说借荷抒发!水的淋漓,无非是想痛痛快快一番!色的虚拟,也无非是想松松爽爽!线的约定,全在随随便便之中,既无成法也无习气。构图虽有章法,却不在常见的曲线波折中,一派方正硬朗沉重。上面说的,就是谢天赐的荷花图。(林墉语)

弄波(纸本水墨)138X68cm

近期作品参加

《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

《今日中国美术展》

《全国当代花鸟画艺术大展》

《中国当代名家提名展》

《中国当代花鸟画坛名家邀请展》

《首届中国美协会员中国画精品展》

《傅抱石奖、南京传媒三年展》

《首届中国写意画展》

《优秀人民艺术家作品展》

《第三届当代中国画学术论坛》

2005年9月受联合国机构邀请授予“和平使者”和“世界华人杰出艺术家”称号,参加中国艺术代表团赴纽约访问,参加联合国六十周年庆典活动,集体创作《美哉世界》赠与联合国。

2007年1月中国中央电视台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联合拍摄《中国当代画家——谢天赐》,大型电视纪录片,列入国家档案,作为国家文化工程之一。(详见www.xietianci.com)

附:

作品欣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静观(纸本水墨)68X68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道心似荷(纸本水墨)138X68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绿水长流(纸本水墨)122X57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澄明远水(纸本水墨)138X68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风暖日长(纸本水墨)138X68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俯观江汉流(纸本水墨)138X68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弄波(纸本水墨)138X68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顺其自然(纸本水墨)138X68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江上春风(纸本水墨)138X68cm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潜龙(纸本水墨)68X68cm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