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便士、红便士和蓝便士 集体亮相鉴宝现场(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被称为第一枚邮票的“黑便士”,即使在不集邮人中也有很高的知名度。但对非邮迷来说,对几乎与“黑便士”同时发行的“蓝便士”,以及稍后发行的“红便士”就比较陌生了。

在上周的鉴宝活动现场,“黑便士”、“红便士”和“蓝便士”集体亮相。遗憾的是,此“黑便士”绝非即将在下周洛阳举办的世界邮展上的孤品,不过,样子都差不多,也算让广大藏友先睹为快了。

“黑便士”邮票

“我不仅有‘黑便士’,还有‘蓝便士’和‘红便士’呢。”一位邮迷拿出自己的邮册,里面除了大家熟知的“黑便士”外,还有图案相同的“蓝便士”和“红便士”。这两种邮票犹如“黑便士”的俩兄弟,除了颜色不一样,邮票的图案都是维多利亚女王的浮雕像。

这些150多年前使用的邮票,已经采取了防伪措施,透过光仔细看,会发现邮票里都有小皇冠水印。为方便寄信时粘贴,邮票背面都有一层薄薄的胶液,称为“背胶”。但“黑便士”与现代邮票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周围没有齿孔,邮票是靠人工用小刀裁开的。

专家点评:

张保先(商报鉴宝专家、河南省邮协学术委员会委员、郑州市邮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郑州市邮市邮票鉴定师)

“黑便士”、“蓝便士”和“红便士”这三种邮票几乎是前后发行的。藏友这次带来的三枚便士邮票首先确定是真品,但因为当时发行量大的缘故,其中的一枚“黑便士”估计收藏价格在1000元左右,跟第一枚“黑便士”自然无法相提并论。其他两枚价格则更低一些。

收藏课堂·黑便士

1840年5月1日,在英国人罗兰希尔的提议和推动下发行了“黑便士”,这种邮票的面值是一便士,而与之同时发行的还有图案相同,底色为蓝色,面值为二便士的“蓝便士”。

在“黑便士”发行7200万枚之后,英国邮政局发现,黑色邮票上盖黑色邮戳不太明显,于是改用红色印刷,于是出现了“红便士”。直到1854年邮票周围才开始出现齿孔,从那时起英国开始发行有齿孔的邮票。齿孔不但方便了邮局和用户,很多集邮爱好者,还根据齿孔的疏密和形态异同鉴别邮票真伪,区分版别和年代。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孔雀石犀牛

一位外地藏友从包里拿出一件深绿色的犀牛雕件:“这是我一个亲戚送给我的,想让专家看看这是什么石头雕成的。”

这件雕件有13厘米长,5厘米高,3厘米厚,是一只头上有一长一短两只角的双角犀牛。虽然雕工简单古朴,但这件雕件的石材却让鉴宝专家赞赏有加,墨绿的石头上布满像水纹一样的圈状花纹,石质不透明但很细腻。

专家点评:

高国治(商报鉴宝专家、中国宝玉石协会宝石鉴定师、宝玉首饰艺术品司法鉴定人、原河南地质博物馆馆长)

高德亮(商报鉴宝专家、高级经济师、珠宝首饰艺术品评估师、珠宝首饰司法鉴定人)

纹理越细腻,颜色越鲜艳的孔雀石被称之为上品。这位藏友带来的这款犀牛雕件的石质就很好,墨绿色的颜色特别漂亮,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说明这块石材的密度很大。

但雕工有些简单,可能是受到石材大小的限制,这只犀牛的肚子也不够浑圆和饱满,但还是难以掩盖这块孔雀石本身的美丽,因此这个雕件的价格应当在7000元至8000元。

收藏课堂·孔雀石

孔雀石是一种含铜碳盐的蚀变产物,通常它呈不透明的深绿色,布满石头上的是色彩浓淡不一的圈状花纹,这些花纹也让世界上没有两块一样的孔雀石,让你不必担心身上佩戴的孔雀石会和别人“撞款”。

但漂亮的孔雀石却是一种脆弱的石头,韧性差,非常脆弱,很容易碎,表面的光泽很容易因为碰撞失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硅化木茶几面

一块茶几面能称得上宝贝?很有可能。一位藏友拿出自家的茶几面来参加藏金鉴宝活动了。

别看这个茶几面直径不到1米,厚度也只有6厘米左右,但却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