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神像雕刻:首次亮相中国非遗传统艺展(图)

澳门首个独立申报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神像雕刻”,九日下午首次亮相中国非遗传统技艺大展,传承人曾德衡、曾德荣兄弟在自己的展位上为过往的参观民众,现场展示木雕及贴金手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澳门神像雕刻 资料图

身为澳门神像雕刻第三代传承人,曾德衡表示从前做事“就是自己顾自己,没想到传承那么多的事情”,现在成为传承人之后,对传统手工艺的保留和发挥就更需要注意。“我的工厂里有二、三十名工人,根据分工各有各的工艺,现在要慢慢跟上(传承)”,“主要做庙里的神像工程,像香港妙法寺木雕大佛我们前后一共做了快八年”。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官员陈立群介绍,澳门神像雕刻源于渔民及民间的宗教信仰。从简单质朴的木偶到今天的大型佛像,澳门神像雕刻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在保存本地雕刻工艺优良传统的同时,如古法漆艺、金箔工艺,又吸收了外地的造像设计和接合方法,让产品由基本的“木雕公仔”发展到具有国际水平的贴近木雕佛像、佛具和重逾十吨的妙法寺木雕大佛。

对于首次到内地参展,曾德衡谦虚地表示“看一看,多了解”,暂时还没有到内地发展的计划,而他的侄子——二十八岁的曾健新三年前从加拿大留学回来,已决定将家族事业发展壮大下去。

一百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项目同时亮相此间农展馆,百余名传承人和工艺美术大师现场进行技艺展示,剪窗花、捏面人、做石雕……此外还首次在展场进行销售订货。

文化部部长蔡武在九日的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保护好传统技艺,有利于传承中华文化血脉,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也是新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种类最全、内容最丰富的一次传统技艺大展。

责任编辑:vick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