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巧艺 云集京华
洋溢着传统文化情韵的安徽花鼓灯,敲出了盛世太平鼓,2009年元宵佳节的北京农展馆分外热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天工巧艺云集京城。
在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的操作台前,在藏族唐卡的绘制现场,在杭州张小泉剪刀锻制技艺的展示点旁……围满了热情而好奇的观众,有的低头仔细凝视,有的上前问个不停。手工艺传承人则耐心地回答着观众提出的问题。
全国政协副主席白立忱在潮州木雕的展台前驻足良久,传承人辜柳希向他介绍面前雕刻待成的檀木龙虾蟹篓。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安徽徽墨制作技艺展示点仔细观赏,热情的传承人当即邀请蔡武部长按下手印,现场制作出“手印墨”。
忽然,一个灵动活泼的小木偶吸引了众人的视线,它时而向人们招手作揖,时而掸腿抹袖,还调皮地转起头上的乌纱小帽,逗得周围的观众哈哈大笑。据它的主人、漳州木偶头雕刻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徐竹初介绍,它是当地布袋木偶戏《大明湖》中一个名叫“守门官”的丑角。
在诸多展台中,造型独特的澳门神像雕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作为澳门唯一一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既保存了本地神像雕刻工艺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外地造像设计和接合方法。项目展演者曾德衡告诉记者,澳门特区政府对这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非常重视,给予了政策和经济上的大力支持。他此行到北京感触最深的是工作人员的敬业:“他们都是24小时值班的。”讲解员王慧颖告诉记者,本次活动的讲解员有30多个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研究生,她们为这次展览专门接受了近一个月的培训。
来自延吉市民族乐器研究所的金季凤,一手敲着自制的细腰鼓,一手打着拍子,身体还情不自禁地跟着节奏舞动,这种极富朝鲜民族风情的歌舞调动起了现场观众快乐的心情。
各种民族民间手工艺可谓技艺精湛、巧夺天工、异彩纷呈,犹如朵朵绚烂春花,向人们集中展示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