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新”的鬼文化有多少消费需求? 7亿成本需细考量

丰都要花7亿人民币打造鬼城的事已经不是新闻,但是文化部艺术司副司长刘中军支持重庆丰都7亿建鬼城,这两天确实比较受人关注。刘中军副司长说:“有人说鬼不好,但是《牡丹亭》、《杜十娘》,还有钟馗,都是鬼文化,重庆把全国的鬼文化集中,以川剧为基础,就能成为品牌,全国人民都会来看。”

其实,没有多少人非得咬住鬼究竟是好还是不好这个问题不放,甚至也没有多少人认为重庆必须把丰都鬼城这个资源扔掉就是走上了光明大道。更多质疑7亿巨资打造鬼城的人,是在为这笔钱悬心。把7个亿的资金砸到一个县,怎么使用?用重金建造出来的崭新的鬼文化、崭新的假古董,究竟能不能吸引全国人民、全球人民的目光?这7亿元的投资,下场会不会像从前的“华夏第一祖龙”、各种所谓的文化城等人造景观一样?据统计,十年来,有3000多亿人民币的投入、近20000个项目灰飞烟灭。这些大型文化项目,在耗费了巨资之后,也并没有留住文化,反而成为文化衰微的一种佐证。

不知刘副司长认为重庆花7亿建鬼城就能够集中全国的鬼文化、就能让全国人民都来花钱的依据何在。至少,文化创意产业肯定不意味着一个想像就能带动一块产业。产业的良性发展建立在需求的基础之上,国人对已经“刷新”了的鬼文化,消费需求有多大?当鬼文化没有实实在在地产生足够的感召力的时候,何谈文化消费的吸纳力?如果人们心里没有民族文化的根基,那么花巨资圈土地,盖大房、塑神鬼,只能造就毫无生机和实用性的一堆建筑。

建议重庆当地政府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好好调查。至少,在把7亿元人民的血汗钱花出去之前,心里应该多少有点谱。至于刘副司长,想办法让更多的人看“《牡丹亭》、《杜十娘》,还有钟馗”,比想办法让人们去鬼城花钱,更像是您的本分。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