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彩瓷”展追访续闻 乾隆皇帝爱瓷成痴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红绿彩蝙蝠纹葫芦瓶

正在南京市太平天国博物馆(瞻园)展出的20种高仿瓷器,其中6件为清代乾隆年间珐琅彩瓷,犹如六颗熠熠生辉的明珠,吸引了众多收藏爱好者。这些高仿品造型奇特、工艺精湛,其原物都是国宝级的。据中国国家博物馆专家现场介绍,珐琅彩瓷诞生于清代康熙朝,后来,乾隆皇帝对珐琅彩瓷情有独钟,比之康熙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珐琅彩瓷确实是到乾隆朝盛极而衰的。

乾隆朝处于清代鼎盛时期,乾隆对于书画诗词及各类工艺美术品的癖好,均达到了狂热的程度,而对瓷器的爱好尤甚,经常在瓷器上题款作诗。在这样的背景下,乾隆时期红绿彩瓷器的制作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顶点。此次展出的一件红绿彩蝙蝠纹葫芦瓶高32.4厘米,小口圆腹、短颈、束腰、卧足,口缘涂金,仿葫芦形,葫芦瓶名与“福禄”谐音,且器形像“吉”字,故又称为“大吉瓶”,寓意大吉大利。通体施绿釉,在器物上画满飞舞的红蝠,以红彩蝙蝠谐音“洪福”,象征洪福齐天。“红绿彩”诞生于宋代,它的出现使整个人类陶瓷史的发展进入一个绚丽的时代,也是人类第一次在陶瓷制品上见到以多种颜色釉彩装饰图案的开始。

红绿彩蝙蝠纹葫芦瓶的制造与乾隆本人的祥瑞观有着很大关系。乾隆皇帝25岁继位,在位60年,加上做太上皇4年共64年。在他统治期间,献瑞者络绎不绝,现存宫中的祥瑞文物很多。臣下向他献瑞常令其津津乐道,并时时作诗以颂之,不仅自己吟诗称颂,有时还把亲近大臣召来,命题作诗,借臣下之口替自己歌功颂德。

在乾隆皇子诞生之际,御窑厂精心打造这件红绿彩蝙蝠纹葫芦瓶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此瓶通体绿底上绘满翩翩飞舞的红蝠,色差对比强烈,艳丽夺目。纹饰的寓意为中国传统的“子孙万代,幸福万年”,乾隆皇帝御览后想必龙颜大悦了!

自从明朝在景德镇建立御窑厂,宫廷用瓷都产自江西,唯独珐琅彩不是在景德镇完成的,而是在景德镇烧成白色的素胎,然后送往京城造办处选胎,再经“如意馆”画师绘画填彩,最后入宫内彩炉烘烧而成。

乾隆皇帝对珐琅彩瓷器极度痴迷,他在处理繁忙的政务之余,还经常亲自设计瓷器的样式。对使用的原料、绘画图案乃至器物的高矮尺寸,都要一一过问。珐琅彩要用800摄氏度左右的彩炉烧制。据清宫档案记载,从批准到烧窑完成,最短的是101天,最长的是176天,其间要经过多次的失败和反复,可见珐琅彩瓷器烧制工艺的繁难。由于皇宫烧制珐琅彩不计成本,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成品稀少而百姓根本看不见,所以珐琅彩瓷器传世数量极少,据统计,全世界现存不足470件,故而弥足珍贵。

此外,这次展出的一件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大尊,是乾隆续用前朝督陶官唐英监理,青花瓷器的制作水平达到了历史的顶点,堪称乾隆青花瓷器中的杰作,从其作为皇帝用来祭祀天仙圣母的供品,可以看出此器在当时的神圣程度。而另一件清乾隆御制珐琅彩锦地开光花鸟图蟠耳瓶蕴涵着皇家的艺术性情,它的雍容华贵与典雅,无与伦比。不仅反映了当时皇宫内工匠们巧夺天工的技巧,更显露出乾隆皇帝独特的个人眼光和品位。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