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及清朝乾隆和康熙两朝的青花瓷成为焦点

新京报 讯(记者 胡红伟) 最近,瓷器中的热门品种青花瓷本季再次走俏,在刚刚结束的7月中旬伦敦苏富比和佳士德两场拍卖中,青花瓷都再获高价追捧。

在苏富比的拍卖中,一件估价仅为20万至30万英镑的清乾隆青花花果纹六方瓶(一对)以990.3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夺魁本场成交额冠军。在本场拍卖中,另外一件颇有异域风情的清嘉庆外销葡萄牙青花瓷以约合358.7万人民币成交,成交额也名列前茅。

同期举办的佳士德拍卖中,青花瓷也同样受到青睐。该场最高成交价是一件元青花鱼藻罐,这件元青花鱼藻罐以213.6万英镑成交,约合人民币3011万元。

这件元青花鱼藻罐堪称珍罕佳品,罐上绘有四条鱼,它们在水中嬉游,鱼和水藻质感逼真,其自然主义画留有南宋和元代丝帛画的遗风。另外,一件清乾隆《御制青花瓷“九龙”瓶》以62.4万英镑成交价名列该场拍卖第二成交高价,该瓶的瓶身有9条缠绕灵芝的盘龙,瓶口边缘有烧制难度极高的垂片,形成了优美的曲线,是目前存世类似藏品中很少见的。

青花瓷器在国际市场一直表现突出,近年来已经占据了瓷器市场的高端价位,尤其元代、清朝的乾隆和康熙两朝的青花瓷更是国际瓷器市场行情的焦点。去年7月伦敦佳士德推出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2.67亿元人民币成交,创下目前亚洲艺术品最高的拍卖价。

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凤海认为,受到个别高价拍品的影响,青花瓷近一年多来市场价位持续走高。元代、以及明末清初的瓷器制作工艺尤其精湛,但由于瓷器本身不便于保存的特点以及文革期间大量的摧毁,目前质量较高的青花瓷器存世较少,另外由于一些原因,原来保存在帝王宫殿中的名贵藏品流失国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不同的市场价位。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