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车停放无障碍车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程功 摄

随着北京残奥会的开幕,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又恢复了拥挤热闹的场面。据悉,在残奥会闭幕之后的“十一”黄金周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将向持票的普通游客正式开放,其中场馆开放需购票,其他区域则采取“免费不免票”的形式。

日前,记者采访了负责奥运中心区安保的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了解到游客进入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进入奥林匹克公园人车均需安检

负责奥运中心区安保服务中心的郭东生主任介绍,奥林匹克公园分为南区、中心区、北区3部分。南区主要包括奥体中心体育场、奥体中心体育馆、英东游泳馆等场馆。中心区主要包括国家体育场、国家体育馆、国家游泳中心、会议中心击剑馆4家竞赛场馆和奥运村、数字北京大厦、奥林匹克接待中心、主新闻中心和国际广播中心等非竞赛场馆。北区主要包括奥林匹克公园网球场、射箭场、曲棍球场和森林公园。

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指奥林匹克公园安保封闭线以内、各场馆围栏以外的区域。北京市公安局内保局等成立了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安全保卫指挥部,指导协调公园区内各场馆安保团队,共同保障奥林匹克公园内的治安秩序。

目前,奥林匹克公园周边设置了全封闭的安保围栏,围栏外围还安装了红外防入侵报警装置,形成红外报警幕墙。公园区共设监控探头2000余个,实现了对公园内的重点部位和赛时使用的地下建筑出入口监控无盲区。

在残奥会期间,所有进入奥林匹克公园内的人员和车辆都必须实施安检。

“十一”黄金周开放期间,奥林匹克公园继续实行封闭式管理,对进入人员进行简易安检。期间,公园周边部分奥运公交线路将保留,私家车将允许在奥林匹克公园停车场停放,设置在奥林中路、国家体育场南路南北两侧、奥体东桥东侧等地的22个停车场将为市民提供近8000个停车位。

残疾人车辆可停专用车位

残奥会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内的10家竞赛场馆再次迎来大批观众,这里预计将产生336块金牌,占残奥会金牌总数的71.1%。

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无论从细节还是宏观处,都在传递着一种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残疾朋友可提供无处不在的无障碍服务。公共区内的盲道总长达29.8公里,为方便坐轮椅的人们,所有步道的起点和终点都修建了缘石坡道。

公共区内的5处永久性卫生间内,都建有1个无性别无障碍卫生间,方便如厕时需要人照顾的残疾人使用。赛时临时卫生间中,则有58个无性别无障碍卫生间。

区内全部54个交通灯控路口均设有盲人过街语音提示设备。地铁车站共有10部垂直电梯,12处低位直饮水点,10辆无障碍电瓶车,9个信息亭都设有低位无障碍服务台。

为方便残疾人出行,公共区内共设有4处无障碍停车位,安保线外另设置了4处自行车、残疾人专用车停车场。据介绍,按照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规定,持有比赛门票或注册卡证的残疾人,可将其残疾人专用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停车位。

公园内设有10个报警服务点

奥林匹克公园内共设置了6个安保服务中心和4个治安处理点,安保部门在此处理、解决治安、刑事类案事件,并为进入园内的客户群、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和观众提供安保事务相关服务。

安保服务中心分别位于南区奥体中心场馆群、北区场馆群、国家体育场东北侧、树阵及赞助商展示区、文化活动区国家科技馆北侧、地下商业广场。治安处理点分别位于北土城路南部公交场站、林萃路北部公交场站西侧、北辰东路公交场站和北辰西路公交场站。

此外,为保障消防安全,奥林匹克公园内还设置了9处消防站。

警方提示

残奥期间公园通行范围

残奥会期间,注册人员及持票观众可经安检后进入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

★残奥赛时期间,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实行持证、持票安检进入政策。持有奥组委正式注册并有公共区通行权限证件的运动员、国际奥委会官员、各国奥委会官员、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官员、注册记者以及公共区各场馆工作人员可以进入中心区、南区场馆群、北区场馆群以及森林公园。

★持有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竞赛场馆比赛票的观众不可以进入北区场馆群、南区场馆群以及森林公园。

★持南区场馆群比赛票的观众只能通行南区。

★持北区场馆群比赛票的观众不可以进入中心区、南区场馆群以及森林公园。

★持中心区参观票观众只能通行中心区;持森林公园参观票的观众只能通行森林公园。

残奥期间公园开放时间

残奥赛时阶段,每日对观众开放时间原则定于区内竞赛场馆第一场比赛开始前的2小时30分钟。公共区每日对观众关闭时间原则上为当天区内竞赛场馆最后一场比赛结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