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图--文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品名:清远图 设色绢本 手卷

作者:文嘉 1501--1583

尺寸:22.5×98cm 约3.6平尺

价格:320000—520000元

说明

款识:嘉靖已酉七月,射陂奏绩之京,茂苑文嘉写山水清远图为赠。

印文:休承(连珠、朱文)

鉴藏印:曾藏田鹤舫家(朱)、蓉峯栳赏(白)、吴邑刘恕审定(朱)、伯渊审定真迹(朱)、刘氏寒碧庄印(朱)、孙氏伯渊(朱)

备注:杨逸、陆恢、张果墉跋

文嘉:

“明四家”之一的文征明有两个儿子。长子文彭,工书善画,尤精篆刻,与何震并称“文何”,对中国篆刻艺术影响很大。次子文嘉,继承家学,工小楷,擅画山水,笔法清脱,颇近倪瓒。在文征明的儿子中,温家继承了父亲的忠厚,故画笔亦平实执著,虽乏灵变,但笔笔到位,极少荒率浮滑之态。此图重林叠嶂,请刘映带。村舍罗列,曲径通幽。用笔与设色,都恪守父亲的遗法。

文嘉,公元1501年生,1583年逝世,字休承,号文水,文徽明之弟,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吴门派代表画家文徵明的次子,兄文彭。是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师。文家后来还出了位名气极大的人:文震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嘉精于鉴古,临古之功也深,画风传乃父衣钵,惟所闻古人名迹至多,故下笔能脱去习俗,颇不易得。

文嘉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继承家学,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迳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兄,画得征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文徵明)一体。”,詹景凤亦云:“嘉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径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然,文嘉一生一直在追求,王世懋在《跋文嘉书古诗十九首》后称:“休承家”。

前题:

石田翁有京江使节虎邱送行二图,文待诏有春湖饯别石湖春泛二图,唐六如有慧山竹垆图、东禅寺牡丹图。吴中明代诸公丹青翰墨皆因地因人发为歌詠,而以图为纪实之证,并借笔墨为游戏,泛然应之也。休承先生渊源家学博识多能所写是图具有前辈流风余韵好古者就画考题,可想见当时携手河染气象。此图画之于己载实相表里至笔致静,古真迹无疑。刘君诗跋中已详说,予可不赘。戊申十月吴郡陆恢在海上见此卷因记。陆恢私印(白文)、廉夫(朱文)

后跋:

谁写江南蕴藉山,画工神妙抵荆关。赠行珍重临歧别,梦绕蘋洲第几湾。江树低稍好系砒,江波渺渺远含烟。蓬窗洒醒秋吟迥,一片遥青到眼前。文休承画笔超妙,渊源家学故不待言,而澹远清微又能自立一派,昔贤句云平远山如蕴藉人余谓蕴藉人为能写之,灵报抒自尔妙肖,余读休承画益睬然想见其为人率题二绝并书数言,丙午秋东山杨逸。逸(朱文)壮士横戈岁又春,旗亭画壁客愁新。绿波不绩江淹赋,聊写青山赠远人。文休承赠行为志山先生题北墙张子。白羊(伯翔)父(朱文)、长寿年朝墉印(马鼠、白文)、伯渊珍藏(朱文)、吴郡孙氏图画(朱文)

孙伯渊(收藏),其父孙念乔善于镌刻碑石,擅长鉴定碑帖,且开设“集宝斋”小作坊。父亡,他继承家业,从事刻石拓碑,对碑帖书画鉴定有较深造诣,徐森玉、刘海粟等推崇他为碑帖鉴定专家。解放后,他先后将金石碑文4000余件捐献给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将颜真卿《多宝塔》、欧阳询《皇甫君碑》、李北海《岳麓寺碑》等宋拓法帖10种捐献给北京故宫博物院;将高攀龙《书札卷》捐献给蘇南文管会[现由南京博物院收藏];将书画文献资料捐献给南京博物院;宋拓《张长史郎官石记》、宋拓《米芾方圆芾记》、宋刊《竹友集》、吴歷《封库会禽图卷》等碑帖、书画23种献给上海博物馆。其中碑刻拓本编号3000余件藏上海博物馆图书馆。

刘恕(收藏)(1759---1816),字行之、寒碧主人、訥庵、花步散人。苏州留园主人。吴县东山人。平时无声色之好,惟性嗜话石,又喜法书名画,收藏极富,仿清河书画舫之例,集成十卷,曰《掛漏编》;又集古今石刻,环所居壁间,朝夕相对以自娱。现在留园的三百八十多方书條石,绝大多数为刘氏收集。

责任编辑:jjl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