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册页--龚贤
















品名:山水册页 纸本册页
作者:龚贤
尺寸: 25×34×16cm 约0.8平方尺(每幅)
RMB:650000元
说明:
1.龚贤
2.上方新月映残云百里障
备注:毕泷收藏,谢稚柳藏,单国强审定。
2008年4月26日经单国强鉴定为真迹,2008年5月12日山东卫视《天下收藏》栏目播出。
补充:
龚贤(1618——1689)又名岂贤,字半千,又字野逸,号柴丈人,半亩,江苏昆山人。早年值明末战乱,参加“复社”,在外漂泊流离,明亡后隐居南京清凉山,拒不出仕,卖画课徒,生活清苦。他富有民族气节,一腔坚贞之情寄于绘画之中。
明末清初,社会动荡,政治腐朽,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日益激烈,逐步分化为两派,以皇帝、太监、王公、勋戚、权臣为代表的大地主集团,成了最反动腐朽的集团。另一部分中下级官吏、中小地主与开明知识分子,为了改革弊政,也形成一股政治力量,跟大地主集团对抗。前者后来被叫做阉党,主要代表人物为魏忠贤、阮大钺,后者被称为东林党,创始人是顾宪成。东林党的斗争后来被称为“复社”,龚贤亦参加了复社活动,明亡以后,一批明朝遗民,开始隐居山林,归隐不仕,在江苏南京地区聚集了一批遗民画家,他们以诗画相酬唱,画风虽不尽相同,但具有相近的艺术意趣,其中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被称为“金陵八家”。龚贤即为八家之首,成就最大。
龚贤善画山水,师法董源、二米、吴镇、沈周,但并不一味摹古,而是注重写生,从大自然中吸取营养,山水大都取材于南京一带风光,着意表现丰饶明丽的湖光山色,所作章法奇特,出人意料,用笔落墨沉稳深厚,浓密润泽。龚贤尤善于用墨,继承和发扬了宋人的“积墨法”,据龚贤《柴丈画说》记载“一遍点,二遍加,三遍皴,便歇了,待干加浓点,又加淡点一道,连总数是为七遍”。山石是一次勾出轮廓,然后积染皴擦,而且先干后湿,这样轮廓线与皴染浑为一体,层次又很分明,显得雄浑厚重。树木也是用层层烘染的墨法湿润浓郁,在用墨时还注意留白,虚实的对比,强调明暗层次,使景色富有深远光照感。
龚贤的山水画,特淡远苍秀,如不食烟火人长啸千仞之冈,濯足于万里之流;山林氤氲,草林华滋,气韵生动。此龚贤《山水册页》以严谨笃实的构图,浑厚滋润的笔墨表现南京一带山石醇厚,树木荫翳,全册具有墨“密”、“润”的特点,是龚贤中年的典型画风,画中的山石多次皴擦点染,先用淡墨笔作披麻皴,皴笔较细,轻松而严实,然后再用干笔层层皴擦,由淡渐浓,十数遍而成,使原有的皴线隐于皴擦之中,在阴阳之接处和主要轮廓上用焦墨点擦和勾廓,最后用淡墨层层渲染,使山体浑厚滋润,浑然一体,而又层次分明,浓淡得体,册中的树木用挺劲的墨线勾干,干直枝疏,叶用浓墨画起,多次加积而成,浓荫袭人,烟润欲滴,浓厚浑然中显出丰富的墨色层次,表现出江南夏日密林浓荫的山林风光。
毕泷(1730—1797)字涧飞,号竹痴,江苏镇洋(今江苏太仓)人。赵溶婿,秋帆制府毕沅之胞弟,生平喜爱金石书画,家中
责任编辑:jjl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