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届奥运会主场馆:伦敦温布利体育场(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由于处于二战后的恢复期,百废待兴,所以本届奥运会没有新建体育场馆,而是充分利用了40年前奥运会时的体育设施。但由于原“白城”体育场跑道长 536.45米,不符合比赛要求,因此温布利体育场被作为奥林匹克主体育场。

温布利体育场的设计者是建筑师欧文·威廉斯(Owen Willams,1890~1969)。威廉斯是英国首屈一指的建筑师,还是英国应用混凝土和钢筋骨架建筑法的主要代表,曾在1932至1934年设计过著名的英帝国游泳池。早在 1922年威廉斯就因为将那些最初用于飞机、铁路建设的新材料引入建筑建造而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在英国建筑史上占据着重要位置,既不是现代主义风格绝对的宣扬者,也不是传统主义的维护者。

温布利体育场建于 1924年,是非常传统的体育建筑,展现了设计者的作品特点,外墙由强化混凝土覆盖,是结构主义建筑风格的先驱。这种古老的强化混凝土表面,给人感觉好象是用普通建筑材料建造的,或者好象是涂上了灰泥石膏。

入场正门前建造了双塔,此设计源自印度新德里的总督府,而双塔长期以来成为该体育场的标志。

温布利体育场纵长的场地两端为两个半圆形,与跑道形状相对应,看台也被建成纵长型,能够容纳6万名观众,至于看台结构的设计上,则采用了建造横向信道、楼梯以及开放每个单独看台区等方法。同样顶棚也是纵长的,在 20年代,如果体育场顶棚的建筑不使用支柱,那么在技术上就是行不通的。同其它建于战前的体育场一样,温布利体育场在这方面也有一定缺陷,观众欣赏比赛时的视线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温布利体育场旁边建有一座游泳馆,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就安排在这里进行。

温布利体育场长期作为英格兰国家男子足球队的主场,标志性的双塔是广大球迷向往的地方。现在这座体育场已经被拆除,以便建设一个更为现代化和多功能的体育场。

1948:火炬传递与开闭幕式

运动会于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进行。7月29日下午4时整,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大会开幕。英首相克利门特·艾德礼发表了友好演说。点燃本届奥运会圣活的是英国的田径运动员约翰·马克,而代表运动员宣誓的是另一位东道主的田径运动员唐纳德·芬雷。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