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离世界遗产还有多远

曾参加过世界遗产评定工作的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北大教授俞伟超先生在浙江省余杭市实地察看了良渚文化莫角山、汇观山、土垣等遗址后再次强调,良渚文化遗址群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最具规模和水平的地区之一,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完全有资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最重要的是“价值、环境、管理”等三方面的要素。

专家们认为,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来看,良渚文化遗址有分量。良渚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最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也是目前国内屈指可数的几个研究最充分的考古学文化之一。良渚文化以精湛的玉雕及所表征的礼制、连续作业之犁耕方式、营建大型工程和进行大规模社会生产之组织系统,以丝绸、玉器和黑陶市场为主的手工业或商业的萌生著称于世。其中特别是玉文化所显露出来的与凝结于物质的文化相分离的精神形态的文化,具有十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唯一性。它的存在,使中华文明有了一块可以与古埃及、古美索不达尼亚(两河流域)、古印度文明遗址并列的文明圣地,其“价值”毋庸置疑。

良渚文化早在1994年便与山西平遥古城、云南丽江古城同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预备清单,但是6年过去了,后者均已于1997年被正式列入名录,而良渚文化仍徘徊于名录之外,问题还是出在“环境”和“管理”上。

据介绍,良渚文化遗址保护群范围达33.8平方公里,已发现遗址100余处,有26个村庄、9万余人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给保护“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和景观带来极大困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影响,使得不少地面建筑物、设施与自然景观不协调。在文化遗址保护区内有20余家石矿,有的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大量的开山炸石不仅危及遗址群的保护,还严重破坏了周边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余杭市政府已经决定,关闭瑶山遗址周边及瓶窑镇的矿点,整个遗址区33.8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所有石矿也将全部关停。但是采石是当地经济的主要来源,目前共有3000多人从事开矿及相关产业,真正要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并搞好环境整治工作,需要巨额资金。

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针对管理上的一些漏洞,专家们认为,一方面建议由省人大颁布良渚遗址群保护专项法规;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其他省市的做法,建立省级或杭州市级建制、余杭市政府托管的良渚遗址管理局,协调、管理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等各项工作。此外,还可以制定一些有利于促进遗址群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政策措施,既可以在确保文物保护的前提下,吸引社会投资,切实促进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也可大胆改善用人机制,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专业人员。

说到底,申报《世界遗产名录》工作的开展,还有赖于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观念上的重视。良渚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它的保护、开发,需要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只有让社会大众充分了解良渚文化潜在的价值,申报工作才能获得更广泛的支持。良渚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世界级的水准,然而,其博物馆每年只有大约3万人前去参观,其中有不少还是组织来的学生。对良渚文化价值认识上的不足,自然导致不少人眼光短浅,以至把文化“金矿”当成石矿。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