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掐丝珐琅器屡创拍卖最高价?

简答:

珐琅器根据制作的技法分类,主要有掐丝、内填(錾胎)和画珐琅三种,掐丝珐琅是其中工艺难度最大的一种。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它用薄而窄的铜丝掐作成多种图案,粘在铜胎上,填上各色珐琅料,经过烘烧,磨光等工序成器。掐丝珐琅在明宣德时期已有相当成就,至明景泰年间则更加繁荣并高度成熟,到清乾隆时期则达到了一个巅峰。古代掐丝珐琅器的生产和流传数量有限,其收藏群体也比较小。在各大拍卖行推出的中国古董工艺品专场拍卖中,总有高级掐丝珐琅器的身影,200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的明景泰御制掐丝珐琅缠枝番莲莲蓬盒,成交价1057万港币,创目前掐丝珐琅器成交最高价。

责任编辑:maggie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