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骨雕艺术 活化传承非遗

2015年11月14日14点,骨雕艺术体验活动在93号院博物馆举办,时值骨雕艺术家陈道清“骨感之美”骨雕艺术展期间,活动由陈道清亲自指导教授。体验活动现场,有来自临近学校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也有来自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每位体验者都可以在现场零距离和陈道清学习骨雕的创作。同时,体验活动开始前,每位体验者都发放了骨雕的小件半成品,可以在陈道清授课过程中亲自参与到自己的骨雕作品创作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中国文物网讯 2015年11月14日14点,骨雕艺术体验活动在93号院博物馆举办,时值骨雕艺术家陈道清“骨感之美”骨雕艺术展期间,活动由陈道清亲自指导教授。体验活动现场,有来自临近学校的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也有来自院校的大学生志愿者,每位体验者都可以在现场零距离和陈道清学习骨雕的创作。同时,体验活动开始前,每位体验者都发放了骨雕的小件半成品,可以在陈道清授课过程中亲自参与到自己的骨雕作品创作中,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骨雕艺术体验活动现场

     

      此次体验活动,主要以牛骨为料,以象牙雕刻技艺为准则,教授前来体验的小朋友们,用牙雕技艺雕刻牛骨花生和牛骨白菜挂件,成品完成后可直接进行佩戴。此次骨雕艺术体验活动,陈道清在现场为体验者们作了详细的讲解,并示范具体操作,手把手教体验者们具体的雕刻细节和注意事项,大家学习热情高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陈道清介绍自己的骨雕作品

     

      陈道清为通州区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自1976年4月跟随陈国清学习雕刻,后为保护野生动物,转而进行骨雕创作,让牙雕传统技艺在骨雕艺术中延续下去。

 

      对于骨雕艺术乃至于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此前在93号院举办的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发展”为主题的沙龙活动中有过深层次的探讨。通州区文联处长于振浩倡导非遗进校园,这与93号院博物馆的非遗体验系列活动的初衷不谋而合。切实的把非遗的传承和发展落到实处,撒播希望和种子。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学生和家长体验学习骨雕艺术

     

      对于非遗的发展,被提出频率最多的是非遗的“跨区域”发展,北京市通州区民间艺术协会副会长张国良也曾表示,非遗发展是不分区域的,非遗同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载体,是全民族共享的,非遗要想发展得更好更快就必须得打破地区的限制,共同保护发展。非遗的“跨区域”发展探索,可以有效地调动各方优势,将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场地优势整合起来,更好地为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必要支持。

 

      北京市通州区民间艺术协会已于2015年11月4日入驻93号院博物馆,93号院博物馆正式成为通州区民间艺术协会非遗传承教育基地。此次骨雕艺术体验活动是继教育基地落成后,93号院博物馆与协会充分融合开拓共生的火花。

 

      事实表明,“跨区域合作”不仅可以增加互相学习的方式和途径,而且借由一些交流活动,还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跨区域合作”在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探索中,将不断碰撞出新的思路,带来新的契机,打开新的局面,共同助力非遗的保护与发展。为促进北京市跨区域联合发展,推动北京市文化产业进步,共同打造中国非遗文化发展和谐生态圈。


责任编辑:小蓝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