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城力推非遗进高校活动

  牵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应只是写满沧桑的面孔;非遗的传承,需要年轻人的加入。记者昨天获悉,继去年首次联手后,市文广局和市教委今年将再度合力推出上海非遗进高校活动。在第17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举办期间,昆曲、琵琶、剪纸、刺绣、古本易经十二势导引法、面雕等十项非遗将以展示、讲座、演出等方式,在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等沪上9所高校进行巡展,让非遗传承迈开青春的脚步。

  传统传承方式已不合时宜

  何谓非遗?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遗指的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与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翁敏华指出,非遗又称无形遗产,是相对于有形的物质遗产而言的概念。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本身就是传承载体,只要有地方,方法得当,还是比较好保存的;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无形的、流动的,很多知识和技能仅仅是保存在民间艺术家的头脑中,没有固定的文字记载,一旦失传,很难再复制。

  非遗保护专家高春明透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非遗的延续主要依靠父子相传、师徒相袭。然而,这样的传承方式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受益面窄,容易陷入断层危机。事实上,如今不少非遗面临失传危险。以刺绣为例:在发绣的起源地苏州,眼下仅有1人还在坚持;上海的绒绣工艺师平均年龄接近60岁;如今在做顾绣的专业人员不超过20位。

  “非遗传承需要一定数量的人参与,才能从中挑选出类拔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上海剪纸”的代表性传承人奚小琴告诉记者,几年前,她招了一批学生,把全副精力放在传授、传承上。她自己的作品,只能晚上再挤时间创作,最终只留下了1个学生。奚小琴说,有些人是坐不住冷板凳,有些人文化水平和美术功底不够,也确实不适合。

  年轻思维有助古老技艺“活化”

  传统的非遗传承模式显然已不合时宜,何不引导大学生来学一学?基于此,去年,市文广局和市教委首度联手,推出了“2014年上海非遗进高校活动”,通过展示、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让非遗文化走进高校校园。据工作人员透露,不少90后大学生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大吃一惊,表示“没想到民间还有这样好玩的东西”。很多学生对非遗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们还创作了名为“小笼包子奇遇记”的动画片,将首批进入上海非遗名录的海派小吃展示给大家。今年,市文广局和市教委将把更多的非遗精品资源推送至校园,并扶持各高校社团开展与非遗相关的主题活动。将来,还有望把传承人请进校园,开设选修课,让学生从传承人那里直接学习非遗。

  市文广局公共文化处处长杨庆红认为,非遗的传承载体只能是人,而人的群体中,青少年是格外重要的一支力量。年轻一代对其有感情了,走进内心深处,传统文化就有望得到保护和传承。而大学生成为非遗的传承人会带来更大的影响力,他们更懂得如何把传统的技艺与现代时尚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未来,也许还会诞生一批“非遗创客”,全面助推非遗艺术的活化,把古老技艺带进当下,带进生活。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