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海非遗传承基地建设再上新台阶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冠庄船灯传承基地在原冠庄小学落户,这是今年我县在非遗传承基地建设过程中又一个民间力量自发组建的传承基地,对促进我县非遗的有效传承和保护起到积极的作用。

 

  随着我国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推进和宣传。民众普遍认识到非遗保护的重要性,一大批非遗保护热心人士和传承人积极投入到非遗保护的大潮中。我县的非遗传承人积极行动,建设了一大批非遗传承基地。2015年,我县建设了多个非遗传承基地,如箍桶传承基地得心坊艺术馆、竹编传承基地三福青工艺品有限公司、冠庄船灯传承基地、下金乱弹艺术传承基地等,努力推进宁波市非遗“三位一体”建设,凡市级及以上项目都拥有至少一个传承基地。

 

  最为欣喜的是,这些传承基地建设都是绝大多数以民间自发、自筹资金为主,相关单位协助为辅,得力于传承人的坚持和努力。冠庄船灯基地的建设过程颇费周折。船灯艺人虽年事已高,但热情不减。在艺人潘以苗、潘自强等的努力下,他们争取到废置的小学校舍作传承基地,装修了房屋作为船灯道具的展示和制作场所,宽阔的操场则是船灯演练的好地方,队员们得以安心在基地开展训练。还书写了宣传标语,以唤起全村人对船灯保护的热情。得心坊艺术馆由箍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鲍明沛一手创建,胡陈乡提供乡文化站的办公用房建成箍桶和根雕技艺展示馆,一方面展示箍桶和根雕技艺,另一方面与乡村旅游结合,有效地宣传宁海非遗。

 

  近年来,我县非遗保护坚持联合社会力量建设传承基地,影响较大的有宁海十里红妆婚俗博物馆、宁波东方艺术馆等,不这些传承基地仅规模较大,收效也显著,单是宁海十里红妆博物馆每年的参观人数就大十万人次以上。宁波东方艺术有限公司与宁海县第一职业中学联姻,培养了新一代泥金彩漆技艺传承人,其泥金彩漆展示在全国有名气,这几年还频频走出国门,影响深远。这是我县非遗保护与传承探索和走出的好路子,今后我县非遗保护工作将进一步鼓励传承人建设传承基地,有效促进我县非遗传承。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