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 共21个项目入选

  记者从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获悉,2015年5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委会对各区市县文化管理部门申报的大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了评审,现推荐以下21个项目入选。为体现公平、公开、公正原则,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现予以公示。如有意见或建议,可通过信函、邮件、电话等方式向市文广局社会文化处反映。信函有效时间以发信时当地邮戳为准。公示时间:2015年8月14日—8月23日,为期十天。联系电话(传真):(0411)83600934、83766770。电子邮箱:whj_whc@163.com。通信地址: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75号 1107室。邮政编码:116001。

  附:大连市第六批市级非遗推荐项目简介

  传统美术类

  1、普兰店根雕技艺

  普兰店根雕技艺历史可追溯至清代,它在我国传统根雕的基础上,利用当代的枯木病根,变废为宝,经巧妙构思,因材施艺,精心加工创作出神态各异,形式多样的根艺作品。

  2、普兰店葫芦刻画手工技艺

  普兰店葫芦刻画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历史。葫芦刻画,顾名思义,是在葫芦上刻字雕画,使其成为供人欣赏的葫芦艺术品。它是一种立体艺术,寓意福禄

  3、庄河布老虎手工技艺

  制作布老虎寄托了庄河人期望无病无灾、驱邪报平安的人生愿望,已延续数代。它具有原生态的造型,是一种融合力和包容性很强的民间艺术,应用十分广泛。

  4、金州民间画

  金州民间画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具有构思新颖、造型朴拙、色彩饱满、艺术语言简约、寓意丰富等特色,作品洋溢着自由浪漫的传统民间艺术情调和鲜明的时代气息。

  5、金州鸟虫篆刻

  金州鸟虫篆刻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它将艺术化的动物形象或含蓄或突出地置于小小的印面中,形式多样,种类凡多,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使欣赏者在欣赏时感受到有别于一般文字印章的别样艺术情趣。

  6、大连传统插花艺术

  大连传统插花艺术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它将花卉的自然美,经过艺术加工,成为更具装饰美,并有一定精神内涵的造型艺术,是民众寄情花木、以花传情、借花明志、装点生活的重要载体,与民生紧密相连。

  7、大连剪纸绣

  大连剪纸绣起源于清朝末期,诞生源自满族剪纸,因纸薄易损、不易保存而逐渐演变为“以布代纸、以针代剪”的剪纸刺绣作品。剪纸绣在保留剪纸特色的基础上又融合了刺绣的艺术工艺,饱含了浓浓的生活气息和民俗风情。

  传统手工技艺类

  1、萨满轧染传统民族手工技艺

  萨满轧染兴起于清朝同治,是中国民族纺织品染色艺术的珍品。它是由天然植物配制染料,用动植物皮或蜡纸制作花纹板,笔绘或喷染上色等工序而制成的宗教与生活用品,代表性图案有海东青、喜鹊、乌鸦、狗、蛇、狐等。

  2、普兰店佛像及古建筑修缮技艺

  普兰店佛像及古建筑修缮技艺历经几百年,其工艺质量、施工方法、建筑材料、结构形式日趋精湛,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3、金州陶瓷手工技艺

  金州陶瓷手工技艺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作品制作的每一步都尤为讲究。从选料、成型、手工泥条盘筑都可窥一斑。在施釉上视情况采用了浸釉、淋釉、刷釉、喷釉四种方法,烧制上也着情采取一次烧制、二次烧制、氧化焰烧制和还原焰烧制。

  4、金州景泰蓝手工制作技艺

  该技艺是将西藏唐卡、敦煌壁画、设色绢画及法海寺壁画的绘画风格与景泰蓝工艺进行的完美结合,实属艺术上的一种创新。其用料考究而珍贵,制作工序繁杂而精致,严格传承原有的手工艺术脉络。

  5、金州孔家黄酒酿造技艺

  金州孔家黄酒属纯手工酿造,距今已有150余年历史。其用料讲究、工艺精细、质量上乘、价格公道。以“质量是生命、信誉第一”为经营宗旨,对顾客健康负责。其产品以老干闸、清酒为主。

  6、瓦房店瓦窝古建砖瓦窑技艺

  该项目具有300年以上历史。据考证:其砖瓦生产工序、窑体的形制,几乎与明末万历年间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建砖瓦生产工序、窑体形制完全一致。砖瓦的选泥、和泥、制坯等技术和工序,基本上也与《天工开物》所记载的大同小异。

  7、复州粉坊技艺

  粉坊技艺主要是利用淀粉制做粉条、粉皮等传统性食品的工艺。复州粉坊工艺距今有500余年,其工艺古朴考究、工序严谨、配方科学、用料精当。所制做产品耐火抗炖、柔韧度强、顺滑爽口、余味绵长。

  8、复州东胜兴皮制马具技艺

  该项目具有200年以上历史,在整个复州地区享有盛名。其技艺主要分为熟制皮革、制做皮具两大环节。是一门含有中华民族骑射、农耕文化因素的传统手工技艺。

  9、瓦房店吴店铁匠炉技艺

  该项目具有300年以上的历史,产品主要分挂马掌、锻造打制小型农工具两大部分,其中的核心技术就是掌握铁器部件的火候。此项目蕴含着中华民族2000多年的传统农耕文化因素,是一种鲜明的文化记忆。

  传统医药类

  中医跷蹂术“跷蹂十法”

  中医跷蹂术“跷蹂十法”有100多年的历史,包含:“跷蹂十法”中医跷蹂床、中医跷蹂术“跷蹂十法”两个部分。技法讲究对称均匀、细腻和顺,基本上不分年龄段都可以跷蹂。

  传统体育类

  明堂拳

  明堂拳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拳种之一。步法分为寸步、垫步、过步、快步、箭步。拳法有十六字诀:撞,摇,翻,抹,捆,拿,锁,靠,踢,屈,握,踹,斩,弹,揉,挫。

  民俗类

  1、凌水街道“四大海”秧歌

  凌水街道“四大海”秧歌是大连地区现有的唯一一个闹海秧歌,具有160余年的历史,风格喜庆热烈,表演技术精湛。一般由六人表演,其中三人各扮鱼、蛤、蟹,另三人扮龟。

  2、朝鲜族传统婚礼

  朝鲜族传统婚礼是朝鲜族传统人生礼仪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的“朱子家礼”与朝鲜民族固有的风俗相结合的仪式。其包括仪婚、纳采、纳弊、亲迎四礼。

  3、复州秧歌小车会

  复州小车会是流行于复州城的一种民间传统舞蹈,是古老的秧歌舞蹈样式的另一个分支,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其具有舞步欢快、行当齐全、扮相逼真、扭唱逗浪、幽默风趣等显著特征。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