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好腔调中小学生专场首站走进温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6月16日下午,浙江好腔调“开学了”中、小学生专场首站走进了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本次活动由浙江省文化厅、省戏剧发展促进会主办,省非遗中心、省非遗协会、温州市文广新局承办,市非遗中心执行承办。

 

  今年的6月13日,是我国的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作为我省今年庆祝“文化遗产日”的重要活动暨2015“浙江好腔调”传统戏剧系列主题活动,浙江好腔调“开学了”中、小学生专场以弘扬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扎实推进浙江传统戏剧非遗项目的保护为目的,全面展示浙江传统戏剧艺术保护成果,让传统戏剧走进生活。

 

  作为中国“戏曲故里”的温州,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戏剧资源,传统戏剧剧种众多、形态各异、传承良好,省文化厅决定将浙江好腔调“开学了”中、小学生专场落户于温州。

 

  与以往的演出不同的是,这次木偶戏专场演出除了传承人带着木偶表演,还有戏剧专家在现场点评、传承人在现场制作,并有学生上台互动。

 

  伴随着孩子们一阵阵掌声和欢笑声,一个个精彩有趣的节目依次进行着,广场路小学400多名学生看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的过程中,初步掌握了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布袋木偶、人偶等不同木偶的操纵方法,感受到了木偶戏的精彩魅力。随着仗头人偶《耍猴》、提线木偶《贵妃醉酒》、人偶舞蹈的轮番上演,孩子们在享受木偶戏带来欢乐的同时,一次次体验着不同木偶的操纵方法。

 

  在舞台一侧,一位位艺人在展示木偶头制作,从最初简单粗糙的木偶头,到现在精美细腻的木偶头,从一把把大小不同的刻刀,到一片片纷飞的木屑,孩子们在惊叹的同时,更加感受到了木偶头制作的不易。

 

  作为活动的首站,温州广场路小学有着丰厚的戏剧土壤,学校将京剧艺术进入音乐课堂进行试点,开设少儿京剧艺术团,培养了一批小戏迷。活动中,省非遗中心活动部主任吴延飞为广场路小学授予了“温州市传统戏剧传习兴趣社”的牌子。该校校长杨素琴欣喜地接过牌子,说:“加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孩子们欣赏美、学习美、创造美。”

 

  为了使孩子们了解更多的非遗项目,在该校广场,我市十多位传承人,携带木活字印刷术、瓯绣、瓯塑、石雕等世界级、国家级非遗项目现场展示。广场上,拿木活字印刷书签的孩子排起了长队,在传承人指导下穿针引线的孩子兴奋不已,围着传承人好奇发问的孩子久久不舍离去……不少孩子兴奋地说,好多项目都是第一次看到,太好玩太精美了。

 

  随着此次活动首场演出圆满落下帷幕,接下来,浙江好腔调“开学了”中、小学生专场将陆续走进温州市实验小学、南浦实验中学、瑞安市职业中专教育集团学校、平阳县昆阳镇第一小学等学校。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